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文化名家 >

纪念曲波百年诞辰发言选登

http://www.newdu.com 2023-04-03 文艺报 曲磊磊 陈传席 杨 参加讨论

    关键词:曲波
    编者按:3月30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中国现代文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承办的曲波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在京举行。与会者在发言中深情怀念作家曲波的为人为文,向他致以深切的追思和崇高的敬意,共同体悟《林海雪原》等红色经典所彰显出的艺术魅力。现选登曲磊磊、陈传席、杨柳、徐刚的发言。
    
    像过去一样给父亲写信
    □曲磊磊
    墙上挂着一个条幅,是父亲写给我的生日诗,楷书遒劲:
    坎坷崎岖路不平
    工农兵学四周钉
    失学失意何所失
    一支劲笔闯丹青
    这些年无论走到哪儿,一直朝夕相伴。
    从儿时起,父母都十分注重我们兄弟姐妹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诗、词、文、赋,从小点滴积累,熟记于心,家人过生日,题诗互赠,也成了传统。
    有一天,伦敦苏富比学院一群硕士生来我家玩,两个小伙子看到墙上的题诗,惊讶地对着大家说,曲老师,您父亲就是谁谁呀!旁边的一个小女生一脸茫然。男生问,你看没看过《林海雪原》?她摇摇头。知不知道《智取威虎山》?她还是摇摇头,有点不好意思。听没听说过杨子荣、座山雕?小女生歪着头两三秒,忽然抬头看着大家:
    “天王盖地虎!”
    同学们异口同声:
    “宝塔镇河妖!”
    这是文学的力量,传奇成了经典。
    读过一位作家的一篇文字,不记得是谁了,他说他一生的愿望就是给后世留下一个成语。这话说得好。我理解,成语作为经典性的词汇,体现了某种生存状态和精神境界,以浓缩的人文特征,融入文化基因。
    我没有考证过“林海雪原”这个词的来源,但是只要提起,眼前必定出现冰天雪地、大智大勇、传奇而浪漫的画面。
    我们的大姐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参加今天的纪念会,她发来一首诗,托我读一下:
    穿越太空星云,
    抚挽先父英魂。
    叙宇宙之庞然,
    笑亘古之一闪。
    庆幸光临人间,
    偶然之偶然。
    感叹生命无价,
    须臾却绚丽。
    先生后生差之纳米,
    父辈子辈终将在光速飞船重逢。
    大姐的诗让我想起一件往事,半个多世纪前的1969年,我在海林插队,不久成了赤脚医生。忽然从那儿当了兵,到连队报到,竟然在北京,而且居然是中国科学院,几天之中,从知青变成了军宣队,我们连分管化工冶金研究所。在那个荒诞的年代,科学院的科研全部瘫痪,所里的炉子都凉了很久。有一天忽然接到通知,科学院全体人员到大礼堂看电影。不知道什么电影,反正很开心。灯暗,放映开始,竟然是“阿波罗号登月”!我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屏住呼吸,生怕漏掉任何细节,阿姆斯特朗就是那时候说的,“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正巧,我接到命令,把部队报道组写的稿子送到京城和军区各大报刊,直接递到编辑手里。我奉命办完这些事,急不可待地回到家里,一进门就跟我爸说,美国人登上月亮了!父亲呼啦一下从沙发中站起来,一脚轻一脚重地走进卧室,穿鞋。他是在辽沈战役负的重伤,大腿骨打断了,终身残废,特制的皮鞋,外边鞋跟高一寸,里边鞋垫厚一寸,一有大事要事,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先穿鞋,好像要去打仗。他很专注,也很激动,听我详细讲述了阿波罗登月的细节。我们聊了很长时间。后来谈到我的部队生活,问起科学院,军宣队目前在做什么,我说全院都在组织批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父亲皱了皱眉头问,“你们知道相对论是怎么回事?”我说不知道,一边学一边批吧。
    “啪”的一声,他的手拍在茶几上,杯子都跳起来,
    “你们连相对论是什么都不知道,批个什么劲呀!”
    临走前,他千叮咛万嘱咐,科学、科学家,是国家的未来,要尊重他们、保护他们,要多看、多听、少说,千万不要胡来……
    我记住了。
    正是在那个时候,他的小书桌上摆着地球仪,墙上贴着天文图,案头放着天体物理的书籍,一个大本子上红红蓝蓝做着各种笔记,他在潜心学习和研究,构思着用他的话说是真正要写的一部大书,书名叫作《英雄泪》。我看到过起笔的篇章,第一句就是:“真正的英雄并非不落泪。”还依稀记得他的描述,列出了好多准确的数据:当银河系运行在宇宙的某一个空间,当太阳和行星们处在某一个节点,当地球与各大星宿处在某个相对位置上,在山东那个小山村,一个婴儿诞生了。不知道他是否受到屈原的启示,“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阴历正月初七,他和屈原同一天生日。
    这是我最早知道的关于时空穿越构思。他计划把他对宇宙、世界、族群、个人,连同时间、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融汇在一起,上天入地,纵横驰骋,他幻想着游弋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个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将直接对话……
    可惜呀,壮志未酬。
    作为他的儿女,我们没有他的智慧和文笔,只能在我们自己追求的领域,力所能及地把一件事做好。自己作为一个艺术从业者,就像他题诗对我的勉励,把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这条主线贯穿始终。
    不是每个人都能留下一个成语,但是至少每个人都能留下概括他生命的一两句话:
    我们从小到大,听到父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人有德于我,恒记之;我有德于人,永忘之。”一恒一永,至今不绝于耳。
    我曾关注过不少人生命的最后一句话:
    伽利略临终前说:“地球,的确在转动。”这是坚持真理的一生。
    居里夫人说:“请不要打扰我,让我安静一会儿。”这是为科学熬尽心血的一生。
    萧伯纳说:“我已经完成了我要做的,我可以走了。”这是自我实现的圆满的一生。
    弗洛伊德说:“这太荒谬了!”不知是在跟谁,决不妥协。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陆游忧国忧民的一生。
    一位名叫纳德·兰塞姆的牧师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上将有一半人能够成为伟人。”看来大多数人是带着遗憾和悔恨回顾过去的,如果我们能够站在未来看现在,将能对生活做出更为正确的选择。
    人生很短,文明积累的路很长。
    有时候翻看厚厚的一包过去跟父母的来往书信,总能感受到杜甫所说的“家书抵万金”。那时候,一封信投进邮箱,就数日子,十天,两周,收到回信,特别理解陆游的心境,“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后来有了传真,觉得神奇得不行,写好了家信,两头一转,瞬间收到,再后来有了电脑,字也不用写,邮票也省了,再后来有了手机、微信、视频……人手一个“千里眼”。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
    父亲去世二十年了,他是有大智慧的人,生于海边,化成灰又回归大海,与自然合一。我梦见他好多次,言谈笑语,一如往日,我想跟他说话,给他写信,告诉他家人安好,告诉他时代变迁。他没见过,也不会用手机,我只能像过去一样给他写信,把想说的写下来,再像小时候那样,叠成小船,放在海面上,随着风,随着浪,漂向大海深处。
    (作者系曲波次子)
    天才的著作《林海雪原》
    □陈传席
    我是11岁上初中一年级时读的《林海雪原》。那时候,我经常挨饿,浑身软弱无力,打篮球及各种体育活动都没有力气去做,只好卧在床上看书。因为饿得很厉害,有时眼前阵阵发黑,不吸引人的小说也看不下去,但《林海雪原》,我却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一口气读完。那时候,好读书的小孩儿和年轻人,大多读过《林海雪原》,那真是影响一代人、几代人。
    《林海雪原》是中国第一部描写个人参与剿匪战斗的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都是作者在口头流传的故事和文献记载的历史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并非作者个人的经历。《浮生六记》写的是作者的经历,但内容是儿女情长。《林海雪原》记述的是一段伟大的历史,是红色经典,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在中国小说史上是第一部,具有开创意义。
    现在回忆起来,《林海雪原》可谓一部天才的著作。什么叫天才的著作呢?我最近正在写一本《论天才》的书。我的研究,天才是生而知之。凡是不经过复杂的学习、艰苦的训练和反复的实践而成功的,就叫天才。凡是经过复杂的学习、艰苦训练和反复实践而成功的,叫干才。另外,还有天能,才出于天,能出于材。比如歌唱家必有一个天生的好喉咙,这喉咙是材,不是才。
    有生而知之吗?有,莫扎特四岁时,不识乐谱,没有碰过提琴,他第一次参加拉琴,便使六位音乐家感动得流泪,超过了其他人几十年的训练。齐国的孙武子,跑到吴地去“打工”。为了求见吴王,闭门写了一本《孙子兵法》。他一天兵也没当过,一次仗也没打过,更没有系统学过军事,就凭自己的感觉写出的《孙子兵法》,却能实际指导战争,并成为千古兵法名著,这就是生而知之。韩信原是一个流浪汉,一下子当上军事统帅。第一次指挥军队就打胜仗,百战百胜。历史上的名将霍去病、岳飞、常遇春等都类似。宗泽要教岳飞兵法,岳飞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先生生于1923年,1938年参加八路军,年方15岁。他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学习过小说作法,却写出了这样杰出的小说。这就是天才,天赋之才。
    《文心雕龙》有云:“才自内发,学以外成。”凡属于“学”的方面,都可以“外成”,比如外国语,你不学就不会,你学了就会,这叫“学以外成”。但“才自内发”,才出于天,是本身所具有,非学而能。你学习小说作法,学了三十年,得到博士学位,你仍然写不出小说。北京大学语言学家王力平生研究诗词格律,著作等身,是世界上懂诗词格律的第一人。他指导无数人成为诗人,但他自己的诗词未必如其学问那般好。很多人有诗词之学(外成)而无写诗词之才,天未赋与,自内发不出。
    曲波在新中国成立时,才26岁。他指挥剿匪战斗时,才20出头。他想写小说时也才20多岁,内心冲动不已,这是“才自内发”的表现。因为有天赋之才,他非写不可。
    严羽《沧浪诗话》有云:“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你读再多的书,懂再多的理论,也未必写出诗来。不读书也可以写出诗来。“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要写得非常好,不读书也不行。
    曲波先生也是读书的,而且读得很深刻。比如《林海雪原》第二页有一句“后方确是一片升平气象”。他用“升平”一词,不用“太平”,一般作家多会用“太平气象”。按孔子的说法:据乱世——升平——承平——太平。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半年前已被剿灭,乱世已平定了。但还有小股残匪在挣扎扰乱,所以还不能算太平,曲波先生用“升平”一词,说明他有才也有学。用词准确是天才作家的一个标准。《林海雪原》最后一章,侯殿坤说:“逛镜泊湖,到那时我们下了长白山,还要游西湖呢?”逛、下、游三个动词是有区别的,都很生动。当然也可以都用一个“逛”或一个“游”字,那就缺少才气了。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7个字,4个动词,天才诗人和天才作家在用动词上都是十分讲究的。
    关于小说的技巧和成就,在座的诸位比我知道得更多、更深刻,我就不再班门弄斧了。我这里要再说明的是,既然曲波是天赋之才,我们读了《林海雪原》只要感激天就行了,为什么会更纪念曲波呢?但天为什么会把才聚到某一人身上,这是我《论天才》一书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简单地说是曲波具有的素质、胸怀和人品,以及他的经历,足以承受天之所赋,天才赋与之。小说的情节可以虚构,细节必须真实。他不参加那些战斗,则小说的细节不可能真实,更不会生动。所以,我们读了《林海雪原》,仍然要感激曲波先生,我们现在仍要纪念曲波先生,就是这个原因。只要《林海雪原》在,曲波先生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曲波和他的作品
    □杨 柳
    知道曲波
    少不更事,看一本大厚书,少剑波、杨子荣、小白鸽。那时候的一号人物不是杨子荣,是少剑波,心目中的帅。坊间传言,曲波就是少剑波,小白鸽就是曲波的爱人,还到书里去找他俩到底结婚没有。后来看电影《林海雪原》,看了很多遍,少、杨、白的形象在心目中落实了,觉得那就是他们。
    前辈们
    1957年《林海雪原》在人文社出版,也是一个传奇。作者曲波有多重身份:军人——厂长(局长)——作家。他是文艺青年,心里有文学的根,小时读书,充满了想象力。解读《孙子兵法》,练武。
    《林海雪原》立刻吸引了编辑,它太有吸引力了。很多情节编排潜移默化受古典小说的影响。深山老林,冰天雪地,神兵一般的小分队,英气、侠气、神气、仙气、浪漫气,在当时的长篇小说创作中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出版社很快就决定采用出版。
    人文社的历届编辑和领导都极为珍视这部小说,如王笠耘、龙世辉、王鸿谟……
    百万庄辰四楼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接手做了《林海雪原》的编辑,见到了“少剑波和小白鸽”。百万庄辰四楼,院门常锁,小扣柴扉久不开,没有手机的年代,联络基本靠喊。
    那时候社会上的版权意识还不强,有的出版单位不与作者和授权的出版社联系,就印刷发行《林海雪原》等曲波的小说,有的连样书都不送,是朋友发现或读者拿了书来请签名才知道的,更不要说稿费了。虽然曲波并不在乎稿费,但是对这种情况忧心忡忡,多次跟我表达他们的心情。我们下功夫搞清楚各地印发《林海雪原》的乱象,在两位的配合下梳理了混乱的版权,明确了《林海雪原》在人文社的专有出版权,同时理清了《林海雪原》出版以来人文社全部版本、印次、印数以及租型印刷的数据。直到今天,虽然刘波阿姨已不能理事,但是毳毳,包括第三代的小叶,都是《林海雪原》版权的坚定的看守者、维护者,除人文社,“来者必拒”,在保护出版资源、维护版权方面给了人文社很多支持和帮助。
    曲波全集
    2012年编《曲波全集》,对他有了更多更实在的了解。在和刘波阿姨一起收集整理作品、照片的过程中,又听她讲了很多他们过去的故事,他们在战争的与和平的年代里,对工作、对生活、对家庭、对朋友诚恳、热情,面对坎坷曲折、名利得失又泰然、淡然,让人颇多感慨。
    曲波是一个戎马倥偬、意志坚定的军人,又是一个深藏浪漫情怀、与人为善的“文艺青年”。他回想第一个孩子初到人世的情形,让我看到了一位舐犊情深的父亲。曲家四个儿女今天在这里为父亲而相聚,我觉得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作者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林海雪原》的影视改编
    □徐 刚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中,“红色经典”的代表性作品,历来被认为是所谓的“三红一创一青春”,即《红日》《红岩》《红旗谱》,以及《创业史》和《青春之歌》等几部经典的长篇小说作品。然而,在这些之外,曲波的《林海雪原》作为“革命通俗小说”一脉所显示的独特魅力,显然更能激起读者的广泛欢迎。事实上,这部小说在新的政治思想与传统文学表现形式的有机结合方面所体现的独特经验,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比如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李杨教授就曾撰文分析过《林海雪原》与中国通俗小说三大类型的“神魔小说”“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传统的密切关联,揭示这部作品与传统小说在人物类型、叙事结构、修辞方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诸多关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从最早引起全国轰动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到承载一代人红色记忆的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再到以原作为基础改编而来的各类舞台戏剧、影视作品,多年以来,杨子荣、少剑波和座山雕的经典故事以各种艺术形式被广泛传播,其影响连绵不绝。在几代人的阅读与欣赏之中,《林海雪原》及其艺术产品早已凝铸成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永恒丰碑,彰显出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
    作为文学作品,《林海雪原》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呈现小部队在牡丹江地区剿匪的全过程,而是集中选取了剿匪的几个重头戏——“奇袭奶头山,消灭了许大马棒”“智取威虎山,活捉了座山雕”“巧上四方台,歼灭了匪首侯谢马”。在此,曲波“讲故事”的能力得到当时权威批评家侯金镜等人的肯定,在《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读〈林海雪原〉》一文中,侯金镜认为,“作者的自白和我们读了这部书过后的感受至少是共同的:这就是充沛的革命英雄主义感情,接近民族风格并富有传奇特色。”在这部引人入胜的小说里,杨子荣智斗土匪,活捉匪首座山雕的故事,无疑是最为精彩的段落。而这段英雄传奇,后来也被二次加工,完整记述到给《林海雪原》带来更大影响的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之中。半个世纪以来,从《林海雪原》到《智取威虎山》,少剑波和杨子荣的故事,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影视剧作品,通过大众传媒的经典重温与文化生产,不断获得新的社会意义。
    迄今为止,关于《林海雪原》,有三次重要的电影改编。第一次是1960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林海雪原》,该剧由刘沛然、马吉星编剧,刘沛然导演。当时,刘沛然根据小说和随部队在东北战斗的经验,写出了上下两集的电影剧本,下集的内容主要围绕“智取威虎山”来展开,考虑到观众的欢迎程度,电影厂计划先拍下集。因为小说的“戏剧性”本来就很强,改编成电影并不困难。《林海雪原》公映以后,人们对影片中杨子荣形象的塑造给予了高度评价。电影中,由王润身扮演的“比土匪还像土匪”的杨子荣,显然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970年,由“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改编的同名彩色戏曲电影的上映,让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成为几代观众心目中“杨子荣”的代名词。
    显然,1970年这版戏曲电影《智取威虎山》的拍摄,考虑的是“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传播问题。当时,“革命现代京剧”这一新兴的艺术样式由于受表演时空的限制,无法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而电影则具备更强大的传播效应。然而,由于“样板戏”电影的拍摄没有什么现成的经验,因此谢铁骊在准备拍摄时一度陷入困境。后来,他在北京电视台的黑白舞台纪录片《智取威虎山》“照搬舞台”的启示下,结合适当的电影手法与舞台艺术效果,以“既还原舞台,又高于舞台”的方式圆满完成了创作。1970年9月,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摄制完成,并被指定在国庆节期间全国公映。电影上映之后迅速引起轰动,样板戏电影从此深入人心。
    在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上映44年之后,《林海雪原》终于迎来了第三次电影改编,这便是以武侠片闻名于世的香港导演徐克执导的3D版电影《智取威虎山》。这部2014年上映的“贺岁片”借助观众对同名经典的怀旧心理,又根据时代特点淡化了原作的政治意味,并赋予鲜明的武侠风格,因此被人称为“红色外衣下的现代武侠”。再加之3D特效这种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的技术手段,极大地改善了观众的观影体验。尤其是电影中“打虎上山”这类在过去戏剧作品中往往以写意方式一笔带过的环节,也终于被大张旗鼓地搬上了银幕。在这个段落,张涵予的精湛表演,加之3D特效制作出的栩栩如生的东北虎,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总之,怀旧心理加武侠风格,外加新的技术手段,都令徐克的这部《智取威虎山》在商业化操作上极为成功,这也难怪该片得以凭借8.8亿票房在当年竞争激烈的“贺岁档”中杀出重围。
    上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电视机的普及,《林海雪原》也屡屡成为作为大众娱乐形式的电视剧改编的重要对象。与电影改编一样,这里也有三个版本的电视剧值得一提。首先当然是1986年吉林电视台出品的10集电视剧《林海雪原》。该剧由朱文顺执导,由林达信、韩再峰、白玉娟等人主演。作为曲波同名小说的第一部改编电视剧,该剧受制于技术、资金等客观拍摄条件的限制,其艺术的“粗糙”似乎显而易见。到了2004年,30集版的电视剧《林海雪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深圳市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与万科影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该剧由李文岐执导,由王洛勇、于洋、童瑶等人主演。该片的制片人郑凯南此前刚刚成功制作了满足人们“怀旧”心理的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此看到了改编“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潜在市场。这个版本的《林海雪原》最大特点是适应时代心理,“最大化地去掉了脸谱化和概念化,增加了生活化”。为此,电视剧设计了杨子荣唱酸曲、给人下巴豆等故事细节。该剧在将“英雄”“凡人化”的同时,还将敌人“人性化”,特别是给座山雕的一个养子“人性萌动的机会”,而剧中的座山雕,更是与过去常见的形象截然不同,他甚至颇有些“咏涵经书,举止儒雅”的特点。这种所谓的“创新”一方面固然显示了一种大胆的艺术创举,但另一方面也显然对观众们习惯的接受方式构成了“冒犯”,因此一时间也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关于红色经典电视剧的激烈争论。
    这种状况直到2017年《林海雪原》第三次电视剧改编时,才有了根本的改观。这部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由金姝慧导演,李光洁、张睿、倪大红等人主演的64集的《林海雪原》,播出后引起了热烈反响,也获得了业界的普遍好评。很多人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全面、最系统的一个改编版本。据悉,为了认真准备这部作品,总编导金姝慧的编剧团队写了65万字的电视剧本,最后呈现给观众的是64集的电视剧。这便有足够空间还原全本的小说故事,使以往影视改编中没有得到全面展现的主体情节都能得到充分表达。除了这种全面性,该剧最关键的特点还在于对原著的敬畏。如观众所看到的,该剧并没有追求所谓的“市场热点”,而是完美展现《林海雪原》所洋溢的革命情结、英雄主义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献身精神。在导演团队看来,这既是对历史的回望、向名著的致敬,也是对《林海雪原》故事及其精神的传承。
    时至今日,从小说《林海雪原》改编而来的电影、电视剧,包括动画电影,甚至邮票、年画、屏风、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仍然层出不穷。曲波的经典作品,以及各式各样改编的艺术形式,早已成为人们永恒的红色记忆,一种连接着革命传统的文化资源。在几代人的阅读与欣赏之中,这座理想主义的永恒丰碑,注定要彰显出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
    (作者系北京文联签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