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既广闻博学,又善于助人。他有“世界第一之博学家”的美誉。梁实秋曾叹道:“像先生(梁启超)这样,有学问,有文采,又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这里所说的“热心肠”,赞叹的就是梁启超乐于助人。 1925年,周传儒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研究院,成为梁启超的学生。周传儒虽然有令人羡慕的成绩,但因家境穷困,时时陷入窘迫之中。 一次,梁启超与几个学生谈心,了解同学们的情况。一个学生说:“周传儒用课余时间给一所中学代课。他家很穷,他除了挣自己所需的费用外,还要接济家中弟妹的读书费用,确实不易。” 梁启超若有所思,他把这个叫周传儒学生的事放在了心上。 一天下课后,梁启超叫住了正要离开的周传儒,问道:“你能不能去松坡图书馆帮忙编制目录?我看你平日整理的课堂笔记很好,你一定能胜任这项工作,所以请你帮这个忙。”周传儒听后一脸欣喜,点头答应了。 梁启超明明是在帮助周传儒,但只字不提帮助,反而说请周传儒帮助自己,因为当时梁启超也是松坡图书馆的馆长。梁启超就这样用心维护着周传儒的自尊心。一个月后,梁启超付给周传儒50银圆的报酬,并赞道:“你整理得非常好,图书馆需要你这样的人长期整理目录,每月50银圆,你愿意继续做吗?”周传儒受宠若惊,满心欢喜地答应了。 因为图书馆给的报酬很高,又方便自己学习,周传儒再不用去中学代课了,他实现了“财务自由”,可以安心地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开始周传儒在商务印书馆当编辑,梁启超觉得他收入不多,生活困难,于是托同学暨南大学校长郑洪年,让周传儒在暨南大学当上了副教授,一年后升为教授。后来,周传儒在学术上取得骄人的成就,成为著名历史学家。人们给予周传儒种种赞誉,周传儒感慨道:是梁先生成就了自己。 类似这样给予学生帮助的事还有许多,梁启超的用心帮助,既保全了家境贫困学生的自尊,又帮助他们摆脱了困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