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郭澄清纪念馆内,一棵杏树已经硕果累累”

http://www.newdu.com 2023-06-29 济南时报 小溪 参加讨论

    

“一个从小受穷的农民的儿子,后来成为人民的作家。他都经历了什么?他从小受的苦难,我就不说了,可是,当他成为省里的厅级干部,二次退掉省里给他的房子,又回到家乡,在破旧不堪的房子里搞创作……”在郭澄清纪念馆,郭洪志教授为来自山东省写作协会的20余名写作者讲述自己父亲一段又一段人生经历,情深处,郭洪志教授语气哽咽,红了眼眶。
    
    澄清纪念馆坐落在德州市宁津县时集镇郭皋村,由当地政府于2019年建成。青砖黛瓦、古朴典雅,以清末民初我国北方四合院落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门额上悬挂着由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题写的“郭澄清纪念馆”牌匾。在鲁北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纪念馆被麦田三面环抱。6月10日,正值麦收时节。数以亿计的麦粒,鼓着饱满的肚皮,被农民平铺在乡间的柏油马路上,像金色的地毯,散发着阵阵麦香,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麦粒扎根泥土,孕育出平川良田。就像郭澄清先生扎根农村,创作出鸿篇巨制。
    1971年9月,时任山东省文学创作领导小组负责人的郭澄清突然向领导告假,要回老家写长篇小说,然后二话没说就退了省城的住房,交了钥匙,拿上户口本儿,回到了老家宁津县郭皋村的土房子。
    “澄清修房土打墙,没砖没瓦也没墙,睡觉两头顶着墙。”这就是郭澄清先生回到家乡的创作环境。他的书房,除了桌子椅子和自制的简易书架,没有任何其他的家具。条件十分艰苦,郭澄清先生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房屋里,一写就是一辈子,完成了短篇小说《马家店》《黑掌柜》《小八将》《花谭记》《公社书记》《麦苗返青》《篱墙两边》和鸿篇巨制《大刀记》。
    1975年秋天,长达120万字的三册长篇小说《大刀记》出版发行,半年时间内发行量超过300万套,连环画版《大刀记》更是以3000多万套的总发行量,全国十几家电台连播。1977年又被拍成电影,轰动一时。“大刀精神”影响了一代人。
    当年,郭澄清先生放弃省城的优渥条件,回到老家苦心创作,旁人不理解。他的家人也感到委屈。郭洪志教授指着纪念馆内,当年他父亲在陋室里创作的照片,重温那段往事。动情地说:“父亲一生,三次退房,当时我很不理解,甚至两年没有回过一次老家。”
    
    《大刀记》,郭澄清 著
    郭澄清先生心里装着的是他的父老乡亲,他经常说:“我是写农村生活的作家,只有在农村与农民共命运,才能写出好的作品,若忘记了农民,就等于忘了我党的历史与传统,忘记了作家的责任。离开农村,就等于鱼儿离开了水……”郭澄清先生一回到家乡,就和农民打成一片,他们一起劳作、收获、耕地、打井。
    有一回,郭澄清先生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农民听,没想到对方说:“你这文章咱庄稼老汉听不懂,拿到大学里去读一读还差不多……”他听了十分羞愧,如果农民看不明白、听不懂,自己就算写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于是,郭澄清先生开始跟农民学习语言,讲庄户话,讲他们爱听的故事。郭洪志教授说:“父亲的记性极好,有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的本事,听过的话能原原本本地复述出来。”时间久了,郭澄清的作品中有地道的“庄户味儿”,朴实又能打动人。
    在郭澄清心里,还有一个重于泰山的嘱托。郭洪志说:“我太了解父亲为什么写《大刀记》了”。新中国成立前,郭澄清参加了八路军,亲历了济南战役。“在攻破东城门时,战士们都以身为梯,托举着战友向上爬,很多人都牺牲了。”
    郭澄清在1985年写的长篇小说《笔》中提到了这段经历,“我的连长牺牲时,用最后一口气力,拿出自己的钢笔说:小郭,你很会写文章,你用这支笔把牺牲的战友们的事迹写下来,交给他们的后人。”郭洪志教授回忆,大概从那时起,父亲便下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揭露黑暗的旧社会,把共产党领导人民闹翻身的丰功伟绩宣告世人。
    因积劳成疾,郭澄清先生于1976年突发严重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即便是在住院,他依旧笔耕不辍。一直坚持写作,每晚只睡3个多钟头。有一次,感冒30多天,他竟写出了30万字。医生多次心疼地劝他休息,甚至命令他“停车”。他却风趣地说:“大夫,我的时间不多了,更要抓紧写啊!绝不做掉队的腐卒,要不愧为炎黄子孙啊!”
    出院后,郭澄清先生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龙潭记》《决斗》等作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停止他钟爱的文学创作,在病榻上写下了《泥土赞》和《落叶》诗章。
    1989年8月10日,郭澄清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他为世人留下的“大刀精神”永存。
    “没有了大刀精神,齐鲁文化就会缺少那份豪爽与担当,手握大刀,伸张正义。”
    80多年过去了,梁永生手举大刀进行革命斗争的形象,已经固化为人们心中抗战英雄的经典形象,而“大刀精神”也成为团结统一、英勇无畏这一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升华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力量的象征。
    时隔50多年,郭洪志教授也已过耳顺之年,再回想父亲退房的事情,他感慨万千:“是父亲在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十字路口时,给我指明了正确的人生之路,那就是自己的路自己走才能走成功。”
    郭洪志教授时常记起20世纪80年代初,刚参加工作的他,被同事们称为“郭大刀的儿子”,后来干脆叫他“郭大刀”。而今,几十年的岁月浮沉,两个“郭大刀”完成了精神的对接。
    2019年,《大刀记》入选由学习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10家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作为新时代的读者,我们也会通过小说汲取力量,牢记中国革命的初心和使命。
    郭澄清纪念馆内,一棵杏树已经硕果累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