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大刀精神薪火相传 ——《大刀记》作者郭澄清和其子郭洪志

http://www.newdu.com 2023-09-15 作家报 宋俊忠 参加讨论

    

2021年7月16日下午,第三十届书博会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五号馆,“阅百年光辉历程,启时代远航篇章”,入编中国言实出版社百年百部红旗谱的经典作品《大刀记》精彩亮相,《大刀记》作者郭澄清之子郭洪志教授现场开讲。他与出席分享会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李宗刚教授等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红色经典长篇小说《大刀记》做了解读,对郭澄清先生创作背后的故事给聆听者做了分享。现场售书环节,热情的读者涌向郭洪志教授,请他意义签名。直到郭洪志教授签到手抖脚麻。虽然《大刀记》初版到现在已经过去几近半个世纪,仍然销售火热,足见这部小说在读者心中的分量。在此之前,史诗般雄踞文学高地的《大刀记》,是抗战胜利30周年唯一一部献礼长篇小说,嗣后还分别入选了“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初版本影印文库》。2019年12月14日-15日,“郭澄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对郭澄清的文学创作,以及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进一步做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肯定。

郭澄清,我国当代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是继赵树理、孙犁之后又一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其短篇小说以《黑掌柜》最为著名。

《大刀记》初版于1975年,是一部描写鲁北平原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共分为两部三卷。作者郭澄清用扎根乡村的现实主义笔法,用脱胎于中国传统小说的质朴、浑厚的风格,讲述了穷苦农民出身的梁永生经过战斗的洗礼,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指战员的故事,谱写了鲁北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史诗,歌颂了鲁北平原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和辉映千秋的历史功勋。作品推出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一代人不可磨灭的阅读记忆。

在大河奔流、奇峰迭起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郭澄清历经千磨万砺创作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刀记》,著名话剧演员薛中锐先生以评书形式播讲的《大刀记》,在全国20多家省级电台连播,每到播讲时间,包括笔者在内的忠实听众,就早早等候在收音机和小喇叭旁边,屏住呼吸认真收听,唯恐漏掉一个字,真可谓万人空巷。《大刀记》改编的连环画发行3000多万套,小说发行400万套且经三度出版重印,先后陆续改编为影视剧、话剧、情景剧等。

红色经典作家郭澄清是冒着枪林弹雨作为攻城解放军战士进入济南的。他创作的《大刀记》不仅浓缩再现了一个特定阶段的中国历史、政治、经济和党的建设,而且对“文学精神”和“文学尊严”做了真实诠释,使亿万读者承享了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洗礼。

在风云变幻的半个多世纪里,鸿篇巨制《大刀记》扣人心弦的故事经久传唱,而作品背后的“花絮”同样斑斓多姿。其中,薪火相传的郭氏家风,就是愈久弥珍的精彩华章。

郭澄清的创作历程是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这一时期,他凭借多部农村现实题材的短篇小说蜚声文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评价“他的作品一度与赵树理相媲美而别有趣味”。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转向了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长篇小说《大刀记》问世,引起轰动。作为郭澄清先生的儿子,郭洪志十分清楚其中的缘起和他背后的故事。

1971年9月,时任山东省文学创作领导小组负责人的郭澄清,突然向领导告假,要求回老家写长篇小说。随后,他义无反顾的退掉了省城的住房,交了钥匙,拿上户口本儿,回到了老家宁津县郭皋村的土房子,一头扎进了散发着泥土芳香的鲁西北大平原。

郭澄清后来写自传回忆当时的创作环境:“屋内一切都很简陋,摆了一张破八仙桌,坐着一把吱呀乱响的圈椅,点着一盏泡子灯,支着一张小门板,门板上放着一个被卷儿,用木棍和碎板自钉了一个简陋的书架……”长篇小说《大刀记》就诞生在这里。

2023年6月10日,我们山东省写作学会和《都市头条·济南头条》“仰望大家,致敬经典——乡村振兴齐鲁行走进大刀记故乡”一行20多人,在参观完郭澄清纪念馆后,又在郭洪志教授的带领下,来到了这座显得十分破旧的土坯房。现在看来,三间标准的鲁北民居,开间狭窄而逼仄,东墙上用木板搭制的简单书架还在,郭澄清劳动使用的锄镰镢锨等一应农具还在,那张八仙桌子布满了尘土,旁边是一把破旧的木椅。这应该就是《大刀记》的产床吧?

放弃省城的优渥条件,回到老家苦心创作,旁人不理解,郭澄清经常解释:“我是写农村生活的作家,只有在农村与农民共命运,才能写出好的作品,若忘记了农民,就等于忘了我党的历史与传统,忘记了作家的责任。离开农村,就等于鱼儿离开了水……”

有一次和郭洪志教授小聚,我们自然而然地把话题就转到了《大刀记》。郭洪志说:“我太了解父亲为什么写《大刀记》了”。新中国成立前,郭澄清参加了八路军,亲历了济南战役。“在攻破东城门时,战士们都以身为梯,托举着战友向上爬,很多人都牺牲了。”

郭澄清在1985年写的长篇小说《笔》中提到了这段经历,“我的连长牺牲时,用最后一口气力,拿出自己的钢笔说:小郭,你很会写文章,你用这支笔把牺牲的战友们的事迹写下来,交给他们的后人。”郭洪志回忆,大概从那时起,父亲便下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揭露黑暗的旧社会,把共产党领导人民闹翻身的丰功伟绩宣告世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郭澄清开始写短篇小说。他深深植根于泥土,爱与农民打成一片,跟农民学习语言,讲庄户话,讲他们爱听的故事。郭洪志用十分敬佩的表情给我说:“父亲的记性极好,有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的本事,听过的话能原原本本地复述出来。”郭澄清的作品中有地道的“庄户味儿”,朴实又能打动人。

他郭洪志回忆郭澄清写《大刀记》的那段日子:“那时候没钱,父亲就抽八分钱一盒的劣质烟,一天抽上好几盒,或许是靠那个提神吧。他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拉上窗帘,没日没夜地写。写累了就拉开窗帘看看,是白天还是晚上。”

劳累过度的郭澄清患上了心肌梗死,那段时间他真正是“一边同疾病作斗争,一边搞创作”。“我想越是疾病缠身,越说明离结束自己生命的时间不远了。如不抓紧创作,势必使自己一生的意愿变为泡沫。”郭澄清写道。

1972年,《大刀记》第一部《血染龙潭》完稿,以郭澄清的家族史为背景,描写了清末民初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与国仇家恨下的自发斗争,写完后郭澄清很满意。但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与时代主调过于脱离的《血染龙潭》总归有些不合时宜,结果第一部未能通过审查。

《大刀记》不能就此搁置不前了,郭澄清只得继续写下去,第二部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完成,80多万字的篇幅展现了冀鲁平原民众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抗日斗争。转眼到了197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联系郭澄清商量出版的事宜。

当时敲定《大刀记》作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30周年的献礼之作出版,为了赶稿,郭澄清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砖小楼上一间几平方米的房子里忙着修改。最终,《大刀记》出版了。为争取出版,经过几方的权益衡量,第一部被拦腰砍断,原来的32章只保留了16章,作为一个开篇,第二部被拉长,最终形成一部三卷本的《大刀记》。

为了更利于发表,《大刀记》最终作出了文学性上的牺牲。郭澄清原计划的三卷本《大刀记》是第一部《血染龙潭》、第二部《火燎荒原》和第三部《光满人间》,因为种种原因,第三部最终也没写成。好在遗憾之一总算得到弥补,原稿《血染龙潭》在2005年得以出版,圆了一桩郭澄清生前未了的愿望。

就在《大刀记》正式出版发行后,郭澄清反而更加视手稿胜过自己的生命。在1975年8月《大刀记》出版刚刚半年的时间,1976年5月6日,郭澄清在强大的无形压力与悲伤之下,突然倒下昏迷不醒,半个月后,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醒来的郭澄清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的《大刀记》手稿。重病后的1976年到1989年8月10日去世的十三年中,不论在医院还是在哪里,《大刀记》手稿从来始终不离郭澄清的身边,手稿连着郭澄清的心,似乎他的灵魂就在《大刀记》手稿里。

郭洪志深情地谈起了郭澄清最后的日子。他说,父亲去世的当天上午,仍然坚强地爬起来,用嘴巴咬着拔出钢笔帽,写他的《纪晓岚》,临近中午,突然感觉呼吸困难无力,他强忍着难受,让我们拿来几十斤重的《大刀记》手稿,对我们说,将来想办法争取机会出版这个手稿的《大刀记》,然后就停止了呼吸,离开了我们,更是带着对文学的留恋,对《大刀记》出版的遗憾,离开了他视如生命的文学事业。

“父亲一生笃定不用人格、良知换官做。他身出贫寒,坚守品格;粪土名利,弃官写作。他一生著述甚丰,被称作‘战士中的作家,作家中的战士。’他历经坎坷,宁折不弯,从没抱怨叫屈,更从未把精神痛苦示以后代,传递下来的全是自强报国和敬业奉献的正能量、好家风。”在这深情的追忆中,父亲言传身教的一件件小事所裹挟的家风,对他而言似缤纷的落英引导,又像前行的伟力支撑。

近年来,在医学界成就斐然的郭洪志,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他不遗余力弘扬宣传《大刀记》,薪火相传接过父亲郭澄清的接力棒,挥笔写作,摇旗呐喊,大力传播大刀精神,并且取得了巨大成绩。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德州市委、宁津县委高度重视,具有传统鲁西北特色的青砖平顶结构的郭澄清纪念馆,已经建成对外开放,成为红色教育基地。郭澄清先生的生前好友,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同志,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吴开晋先生、人民文学出版社谢永旺先生、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朱德发教授、新生代文学评论家吴义勤、张清华、李宗刚、张丽军等一大批文朋挚友鼎力相助,2006年召开“全国郭澄清研讨会”,2019年“郭澄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先后召开,一大批研究论文、文章在众多核心期刊刊发。《郭澄清别集》、《郭澄清小说选》等又陆续出版再版,传记文学《郭大刀》由中国言实出版社正式出版。《大刀记》精神以崭新的活力,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熊熊燃烧,经久不衰。

郭洪志的儿童和少年时代是在老家郭皋村跟着爷爷度过的。在他十二岁那年,父亲给他专做了一个小水桶,让他每天早上从村里一口深井中,给爷爷和病残的四爷爷提水。在冬天的一个早晨,年幼的郭洪志在井边厚厚的积冰上摔了一跤,险些掉到深井里去。说到此处,郭洪志唏嘘再三。历历往事虽小义大,无不使其受益终身。

“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1970年,十四岁的郭洪志初中一毕业就到宁津县机械厂,干起了繁重辛苦又危险之至的翻砂工。把熔化的铁水倒入模具,冷却后再把零件从模具中倒出。对翻砂工这个稍不留神就会烫伤的工种,年少的郭洪志绝少抱怨。他说:“从开始干这个活我就按父亲‘人得肯吃苦、动脑筋’的嘱咐,扑下身子踏实干,不长时间就成了熟练工,让老师傅们好夸奖。三年后,我又分到新华印刷厂干了两年,同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得到磨炼,增长了才干。”

凭借年少苦读苦干打下的功底及工作中的勤勉表现,郭洪志在1975年赢得了推荐上大学的机会。此时,他愿像父亲郭澄清那样能神游八荒纵情文学,可父亲却希望他学医。“您觉得我将来写不了一手好文章吗?”对郭洪志的这般提问,父亲一脸正色答道:“我愿让你学一些能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帮到别人的学问。写文章慢、行医快。”就这样,郭洪志服从了父亲的意愿,背起行囊走进了青岛医学院医疗系。

郭洪志大学毕业分配到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有一天,父亲郭澄清给他谈话说:“你是把医生只当成养家糊口的一个职业混饭吃,还是想在这方面钻下去,更好地发展?”郭洪志说,父亲这形似轻描淡写的一句问话,给他以强烈的震撼,在他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在郭洪志人生奋斗之路上,于无声处鼓角铮鸣,披荆斩棘杏林满目。郭洪志担任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山东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和硕士生导师的他,曾连续两届荣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兼任中华医学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委员,华东六省一市神经病学协作委员会常委,山东省神经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郭洪志教授先后承担了国家卫生部及国家自然基金委山东省“九五”攻关、省科委和卫生厅课题十多项,荣获省部级山东省科技进步八个奖项。他在国内率先提出“急性脑血管病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特点”,创新性提出“脑白质疏松症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标准”并得到广泛引用。郭洪志教授和他的四十多位研究生团队共发表了学术论著二百七十一篇,论文的被引用量达三千五百多条。目前,在国内,医生们诊断和研究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病和脑白质疏松症这两种中老年病,都是依据郭洪志教授制定的诊断标准。郭洪志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团队在国内外首次成功建立了“脑缺血并发MODS的动物模型”。由郭洪志、麻琳教授编著的医学专著《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被王士雯院士和李春岩院士评价为“填补了国内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研究的空白。”

追溯先父崇高德范,大刀精神薪火相传。郭洪志教授获得了党和人民给予的很多荣誉,被赞为著述等身,泽被齐鲁;后学广众,名闻遐迩。“能够促使我持续刻苦努力工作的源泉,可以说就是父亲的言传身教始终在我心中蓬勃的强大力量。”“我在齐鲁医院工作的几十年间,父亲从来不允许我春节回老家宁津县看望他、陪他一起过春节,而是要求我在医院值班,要求我耐得住寂寞,远离一切虚名薄利、急功近利,全身心开掘研究课题和全身心投入病患医治。也正是父亲的鞭策,使我接续了他斗志昂扬的精神,苦干实干尽职尽责,朝着心中更远、更高的梦想不断出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