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笼斋”·儒林村·“作家楼” ——刘绍棠的创作行踪
刘绍棠手稿 刘绍棠,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的创立者。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的一生有多半时间居住在位于北京西城区东南部的光明胡同45号,最后的时光则是在和平门的“红帽子楼”里度过的。 一 光明胡同,北起西安门大街,南至东红门胡同。清代称光明殿胡同,简称光明殿,因大光明殿在此而得名。1965年改称作光明胡同。《京师坊巷志稿》卷上引明世宗实录:大光明殿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建,内奉玉皇,今已不存。 据刘绍棠回忆,光明胡同45号小院,是他1957年20岁时凭稿费买下的,只花了2000元,加上私下增价500元,也只花了2500元。 1952年1月1日,16岁的刘绍棠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小说《红花》,引起了全国青年读者的注意。1952年9月5日,刘绍棠又在该报以整版篇幅发表了小说《青枝绿叶》。这篇小说见报后立刻得到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的高度评价,他亲自将这篇作品作为难得的范文、好教材,选入1953年高中二年级语文课本第三册。当时,刘绍棠正在读高一,他写的小说竟然被选入高二年级的课本。据说,刘绍棠高二时,老师讲到这一课时不好意思讲了,只好请坐在下面听课的刘绍棠上来讲。1953年10月,刘绍棠发表短篇小说《布谷鸟歌唱的季节》,同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小说集出版后,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就将它翻译成俄文在苏联出版发行。1954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山楂村的歌声》。同年,刘绍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这年暑假,他写出了6万多字的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1955年10月《运河的桨声》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1956年刘绍棠出版中篇小说《夏天》,同年被批准为专业创作人员。1957年出版短篇小说集《私访记》和《中秋节》并发表文艺论文。 正是在这一年,刘绍棠购置了光明胡同45号这所小院。这所房子,住房5间,厨房1间,厕所1间,堆房1间,并有5棵枣树和5棵槐树。自刘绍棠一家搬进这所房子到他住进和平门“红帽子楼”之前,断断续续在这个小院住了30多年。 院子小了点儿,房间的数量不算少,可是刘绍棠家里人多,父母、四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都不能少,都从北京通县儒林村搬进城里来了。到了1979年后,刘绍棠妻子儿女一家五口都住进这个小院,显得格外拥挤。刘绍棠在仅有几平米的“蝈笼斋”写作、生活了13年,直到1992年搬进作协分给他的楼房。如果说1950年至1957年是他第一次创作高峰,那么“蝈笼斋”里的13年则是他第二次创作高峰。这期间,他出版了《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柳敬亭说书》《这个年月》《十步芳草》《野婚》等11部长篇小说及《蒲柳人家》《瓜棚柳巷》《小荷才露尖尖角》《烟村四五家》《蛾眉》等多部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还出版了散文集《乡土与创作》《我与乡土创作》。在他即将搬进“红帽子楼”的时候,随笔集《蝈笼絮语》出版。 二 北京通县郎府公社儒林村是刘绍棠的出生地。1936年2月29日,刘绍棠生于这个靠近大运河的村子。从出生算起到1957年搬到城里,刘绍棠在儒林村生活了20个年头。1957年,刚刚搬到城里不久,因发表《我对当前文艺问题的一些浅见》等文章和两篇写实小说受到全国范围的批判,他的创作生涯停止了,先是到北京郊区的铁路工地和水利工地参加劳动,之后回到家乡儒林村务农。 实际上,从1936年至1979年,刘绍棠几乎没有脱离儒林村。他一生的创作,都是写的儒林村一带的人和事,始终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学创作。 我藏有他的长篇小说《豆棚瓜架雨如丝》手稿,300多页,是用钢笔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的。初稿有一半是在儒林村写的。作品主要写了老虎跳这位京东运河滩老农的一生。老虎跳既是传奇式英雄,又是现实里普通人物,其形象有着多重历史内涵,他历尽人世沧桑,却始终不改初心。曲折的情节,明丽的画面,纯真的感情,优美的语言,经过作家心灵的酿制,升发出荡人心神的力量。这是对古老运河的深情眷恋,是对多灾多难运河的不平回忆,也是对苦难中不失赤子真情的运河儿女的慨叹和褒扬。 在小说和散文中,刘绍棠曾不止一次向读者介绍他的家世和儒林村的地理和历史,足见他对家乡父老乡亲的热爱。 关于家世,刘绍棠《蝈笼絮语》的开篇《寻根》中是这样说的: 老人长辈们咬定我家是大汉皇叔刘备的后裔,虽然未免攀龙附凤之嫌,却也并非毫无道理。刘备原籍涿州楼桑村,涿州距离我们通州只有七八十公里,刘室宗亲难免人口流动,也许其中一支挪了个窝儿,来到通州安家落户。刘备的祖上,中山靖王刘胜的坟墓埋在满城县,掘墓开馆发现了无价之宝的金缕玉衣,成为我国出土文物的一大奇迹。满城距离涿州也有几十公里,可见刘备这一支也是搬过家的。 ……《日下旧闻考》记载……“通州……两汉本潞县及安乐县故地”。直到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安乐县才废入潞县,潞县衙门也从甘棠乡迁入安乐县城。郦道元《水经注》说:“沽水南经安乐县故城东。”《晋书·地理记》曰:“晋封刘禅为公国。俗谓之西潞水也。”潞水就是现今的北运河,安乐故城正是今日的通州。刘禅降晋被封为安乐公,遣送到现在的通州就国,他的子孙和家奴便延着北运河西岸繁衍起来。我家原来住在河西靛庄,曾祖父率领全家迁到河东儒林村。通州至今姓刘的最多,靛庄更是一半以上姓刘,虽无史证也可断定,靛庄刘家必是刘禅子孙或家奴的一支。如此推论,我十有八九是刘禅的百代子孙。 关于儒林村的历史,刘绍棠在《我的创作生涯》开篇《蒲柳人家子弟》里写道: 每个村子的来历,都是口头相传。万柳堂村是清初跑马占圈的旗地,主人是正黄旗的皇室旁支,名叫如意,又叫如意带子。这块河滩被圈占以后,并没有开垦,只是每年入伏,青草长得一人高,有个姓刘的马夫,牵着如意带子的几匹走马到这里放牧。姓刘的马夫搭一座窝棚,住到草枯树黄的深秋季节,便牵着膘肥腿壮的走马回到北京去了。 过了几年,如意带子的爱妾所生的女儿出嫁,这块河滩地当成妆奁,算是这位千金小姐的胭粉地。姓刘的马夫不放马了,找来他的两位把兄弟,一个姓徐,一个姓田,给这位如意带子的千金小姐开荒种地,每年的收入,便是千金小姐的搽胭脂抹粉的费用。后来,三个人娶妻生子,于是便三家成村了。三家的亲友,外来的移民,三三两两,四面八方,越聚越多,小村一年一年大起来。 这里所说的万柳堂,是刘绍棠小说中的村名,就是儒林村。儒林村的最早三姓并非刘、田、徐,而是樊、曹、张。后来,樊家绝户,曹家只有一个女儿,嫁到了外村,张家搬到城里。目前的儒林村的各家各户都是后来的。 刘绍棠家是曾祖父带领曾祖母,还有他们的长子和抱养的女儿,从北运河西岸的靛庄搬到儒林村的。他的祖父1888年出生于儒林村。刘绍棠在《我的创作生涯》中叙述家世的时候,着墨最多的是他的外祖父和母亲。对他的父亲的记述是:念过五年私塾,13岁到北京的布店学徒……完全是个文雅的商人,失去了农家子弟的气质。刘绍棠是他父亲的长子,出生在儒林村老宅东厢房北屋的小土炕上。这个土炕上出生的孩子,后来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有分量的作家之一。 三 刘绍棠的最后时光是在北京前门西大街97号度过的。这是1991年11月,他从光明胡同45号搬到和平门新居“红帽子楼”的住址。“红帽子楼”是座10层高楼,位于和平门十字路口西北角,东面紧临文联办公大楼,临街而立。这是北京市文联经市委批准,为解决众多专业作家及部分文联干部的居住问题于1990年建成的,楼的外墙是米黄色瓷砖贴面,宽大的楼檐饰以红色,仰看红檐罩顶、典雅壮丽,因此刘绍棠戏称它为“红顶子楼”。后来,北京燕山出版社要为他出一部随笔集,集子收进的作品是在此楼写成的,于是他把这本随笔集定名为《红帽子楼随笔》。随着这本书的流传,“红帽子楼”就这样叫开了。 与刘绍棠同时迁入“红帽子楼”的作家,有上世纪30年代的“左联”成员端木蕻良、骆宾基等前辈,有解放区走来的阮章竞、钱小惠、古立高、李克等,还有当代作家浩然、刘恒、张洁、赵大年等,可谓名家济济,有人就把它叫“作家楼”了。 刘绍棠搬入“作家楼”时,因中风已经是半身不遂了。他是1988年8月为了赶写在创作生涯四十周年时出版的长篇小说《水边人的哀乐故事》而病倒的。此前,中风预兆已经出现了,但没有引起他的高度重视,不仅不注意休息,甚至烟和酒也没有减量。糖尿病诱发了脑血栓,经过治疗,命是暂时保住了,但是左手、左腿、左脚从此不听使唤了。1989年春稍有好转,顶着疾病的折磨开始整理《水边人的哀乐故事》散稿,终于在入夏前完稿。 刘绍棠是从1949年开始写作的,1990年6月,这部为纪念他创作四十周年的《水边人的哀乐故事》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在之后的几年里,他拖着残躯病体,又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孤村》《村妇》以及许多散文、随笔等作品,做出了常人难以做出的业绩。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