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观点 >

方江山: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http://www.newdu.com 2024-01-04 爱思想 方江山 参加讨论

     
    大河孕育文明,大河滋养文脉,大河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值此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召开之际,我谨代表论坛共同主办方——人民日报社,向出席论坛的各方来宾致以热忱欢迎、诚挚问候和衷心祝福!
    这里,围绕论坛主题,我向大家汇报几点体会。
    一
    河流是生命之所依,是情感之所寄。收录在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关雎》,首章以栖居在河中沙洲的关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兴起淑女配君子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情感联想。河流是人们享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的理想生活之所托。在被公认的人类历史发展“轴心时代”,中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生活,生动再现了这样的情形。《论语·先进》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载:“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河流是生命之家园,是文明之源起。人们把河流唤作“母亲”,感恩她对生灵的哺育,感怀她对精神的塑造,感念她对文明的滋养。在探索人类文明的源流之时可以发现,河流的作用在人类文明之初,往往是决定性的,甚至是无可替代的。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大河流域,就分别孕育了中华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等原生文明,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其各具特色的文明发展史,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了灿烂辉煌的大河文明,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 今天,我们因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相聚在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郑州,观黄河怒浪、眺九曲回环,耳旁回响着2019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对黄河文化作出的科学定位:“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站在黄河之畔,胸中不免激荡着对华夏文明的无限畅想。斗转星移,奔腾不息的黄河见证了中国从远古部落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鸿蒙初辟到文明绚烂、从民族危亡到大国复兴,黄河已然成为华夏儿女心中蕴含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的地理标识、历史标识和文明标识。
    黄河孕育了繁荣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辉煌的精神文明。农耕时代的劳作实践,塑造了炎黄子孙天道酬勤、兢兢业业、奋楫笃行的坚韧性格;雄浑的黄河号子,是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兼容并蓄、同舟共济精神的千年回响;矢志不移的黄河治理更涵养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黄河精神已内化为我们的精神内核,纵使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黄河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始终浩气长存,成为后世子孙与时俱进、再创辉煌的不竭动力。
    黄河涵育出古老的中华文明,也惠及多彩的世界文明;黄河孕育了灿烂的农耕文明,也将推动繁荣的现代文明。历史上,以黄河文明为重要源头的中华文明彰显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与世界观,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独树一帜。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以黄河文明为重要源头的中华文明,以尊重多样性和有容乃大的精神气魄,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贡献中国力量。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只有从精神的高度、世界的广度、时间的维度理解黄河,我们才能体会到黄河的变迁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一脉相连,才能认识到黄河文明的衍生与发展是中华文明繁荣与成熟的关键一环,才能意识到黄河文明之于世界文明、人类文明、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
    今天,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围绕“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共创未来”这一主题,在历史接榫未来的多维格局中,共同探讨文化传承发展、文明交流融合,共同探讨加强黄河、尼罗河、恒河、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等流域文化交流合作,进一步凝聚共识,共同坚定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实现共同繁荣发展,携手走向美好未来,意义非凡。
    二
    大河汤汤,源远流长;大潮滂滂,势不可当。对中国而言,黄河作为孕育者、见证者,就是一部流动的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文明是人类在漫长历史中认识和适应世界、与世界互动中形成的物质成果以及得到普遍接受和内化的精神与制度成果的总和。文以载道接万古,道以经世越千年。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贯通其中的是中华民族以民为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强烈的文化使命担当。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作为在民族危亡之际应运而生的、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使命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坚定接过中华文明传承发展接力棒,既当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义无反顾地担负起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历史使命。在艰苦的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作为“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对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进行深邃思考和伟大实践;在取得全国政权后,建设崭新社会主义文化,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探索,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对文化传承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崭新高度,在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创造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新时代新征程,站在新的起点上,习近平主席一直在思考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正是在黄河水润泽滋养的中原大地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要概念。2022年10月,习近平主席考察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时强调:“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习近平主席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主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旧邦新命,呼唤着中华文明刚健日新。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坚守民族精神独立性、坚持国家正确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是肩负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使命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当今时代重大问题、推动建设美好世界的内在要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文明,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文明,也是促进全人类共同进步的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标注中华民族发展的高度,赋予中华民族发展的力量,昭示中华民族发展的前途。从历史视角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发展形成的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现代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孕育和发展而成,既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赓续自身传承发展的基因特性,在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绽放出自身独特的魅力,必将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从现实视角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形成的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生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指向和时代成果,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丰厚的文明滋养。从比较视角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形成的现代文明,是一种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本土文明与全球文明的有机结合、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共融共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一种生成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时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史,将是一部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大地长出、书写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史。
    三
    新的文化使命,呼唤新的责任担当。坚定文化自信,把握历史主动,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推动文运国运繁荣昌盛,在赓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谱写当代华章,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体系化的系统工程。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本遵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新时代我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文化传承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开创了新的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逻辑原点是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要求,不断展现中华文明的显著优势。概括来说,就是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始终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华民族自己的路;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始终保持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彰显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始终坚守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永远把国家统一作为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始终保持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展现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始终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本之道是坚持推进“两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中国的,也是现代的。在民族危机深重之际,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也启示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创造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个文化生命体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今天的中国人民,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今天的中国人民,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追求“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传承、转化与发展。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键要求是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键要聚焦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一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二要秉持开放包容。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既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传统文化相承袭,又与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品格相贯通。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动文艺事业从“高原”跃上“高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把握若干重要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坚定文化自信与秉持开放包容的关系。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越是自信,越能开放包容。今天的中国是自信的中国,也是开放的中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以坚定的自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度的开放彰显坚定的自信,防止把自信和开放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狭隘观点和错误做法,更好地做到融通中外、贯通古今。二是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生机活力;同时,还要加强阐释研究和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发掘、培育和激发更多中华文化的活力源和生长点,为中华文明繁荣兴盛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三是正确处理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的关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规范和保证方向和目标,搞好“顶层设计”,也要充分调动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和资源,运用好自下而上的探索创新,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既要抓好立柱架梁,也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和道德引导等多种手段,全方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使之内化为广大社会成员的自觉认同和自发行动。
    四
    习近平主席指出:“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同时,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将以自身文明发展成果不断丰富人类文明,进一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回顾历史,文明总是在互学互鉴中不断前进,古代大河文明的交流就是一个绝佳例证。考古证实,大约距今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就接触了起源于西亚两河流域的小麦栽培、黄牛和绵羊饲养等技术。与此同时,中国的稻、粟、黍等农作物栽培技术也向西亚等地区传播。“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放眼全球,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多元文明包容共存、携手并进的历史。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无论是古代的黄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还是现代姹紫嫣红的众多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国家和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展示了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包容力。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中华民族历来有开放包容的传统,兼容并蓄、学习借鉴优秀文明成果,使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也必将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促进不同文明对话,在借鉴吸纳中实现新的超越,积极解决当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大力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开辟人类文明新道路。
    中国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坚定践行者。中国古代先贤提出的“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和而不同”“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崇尚和谐包容的价值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基质。新时代的中国以“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为指引,先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创办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非文明对话大会等一系列文明对话平台,为文明交流互鉴走深走实提供了持久强大的动力,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人民日报社积极承担媒体的责任和使命,始终致力于当好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传播者促进者。近年来,在各国媒体同仁的支持下,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理事会议、“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10+3媒体合作研讨会”“中日韩名记者对话会”“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媒体峰会”等多边媒体交流合作平台、合作机制渐次落地、渐入佳境。在此基础上,人民日报与各国主流媒体建立稿件互换机制,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加强跨境采访协作,为各国民众增进理解与互信、促进民心相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天,人民日报社与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围绕主论坛“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共创未来”定位,同步设置世界大河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中华文明与黄河文化传承弘扬、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四个分论坛,主论坛与分论坛之间相互支撑,形成有机整体。目的是搭建起中华文明与世界大河流域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平台。在这寓意收获和美好的金秋时节,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探讨“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共创未来”这个主题,希望能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集思广益、献计献策。
    五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历史上,大江大河是人们迁徙、贸易、交流的重要通道。当今时代,人类文明进入了河、海交汇交融的发展关键期。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必将成为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开放、平等交流和对话的重要平台,不断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化交流合作,为建设更繁荣、更和谐、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祝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本文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9月17日在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上的发言全文)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