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民族地区是建设“美丽中国”、打赢生态治理保卫战的关键源头,生态治理的知识扩散机制是实现民族地区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机制。以参与主体为划分维度,民族...
摘 要 :21世纪以来的全球生态危机引起不同学科学者的共同关注,大家从各自学科理论思路和概念框架出发,作出了诸多探索和尝试。2000年生态科学家提出了“人类纪”,马克思主义环境...
摘要 :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发现,我国少数民族地方多元精英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实践与西方参与民主理论的观点并不相同,呈现为四种参与类型,且彼此间的互动关系包括合作关...
2019年持续到2020年的澳大利亚山火、2020年春节期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绿水青...
【摘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民族地区贫困的状况及特征,在中央统筹部署和各地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帮扶、支持下,民族...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都可追溯到印记。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所形成的习俗、道德、习惯法、禁忌、民间文学中,蕴涵了许多生态智慧,...
一般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包括东海航线、南海航线和太平洋航线。历史上,三大航线不断延伸,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海上交通网络。本文所谈及东南亚的华商,主要涉及明清时期...
【摘要】生态环保村规民约是民族地区生态环保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独特价值。民族地区村规民约的生态环保价值源于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和人...
内容提要 :西方经济学中干预与自由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通过对干预与自由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结合青海互助北山浪士当村“牧家园”经济实际,探讨了政府...
摘要: 政治生态学诞生于对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批判。经过长期的发展,政治生态学目前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人类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解释框架之一,研究视野不仅涵盖了以往的土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