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构建历程及其逻辑——以《人民日报》文本为中心的考察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2:11:04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 青觉 赵超 参加讨论
【摘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萌芽和20世纪90年代的孕育,中国共产党在2005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随着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念和理论的变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内涵也日趋丰富和完善,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后成熟定型。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大众传媒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话语转化成大众喜闻乐见的生活话语,从而塑造大众的中华民族观念,有利于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构建遵循话语生产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逻辑、话语传播从学术到政治再到大众的延展逻辑、话语内涵从单一到复合的发展逻辑。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政治话语;话语构建;《人民日报》 【作者简介】青觉,土族,甘肃天祝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赵超,苗族,贵州三穗人,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探索》杂志编辑,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政治。 【基金项目】2018年度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8VSJ092);2018年度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青年项目“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18-GMC-0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复杂的中华民族话语体系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无疑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具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政治影响力的话语之一。1988年8月22日,费孝通先生赴香港中文大学做一次学术讲演,题目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过程和现实民族结构做出了开创性的理论概括,成为研究民族史、民族关系、民族-国家关系等问题的主流理论范式,以及难以绕开的核心概念和分析工具。随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掀起中华民族研究的热潮。一是侧重探讨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当代价值。史金波研究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历史依据和当代价值,认为这一理论不仅在学术界和社会层面产生广泛的影响,也成为党和国家阐述民族问题的正式用语。杨文炯主张费孝通的多元一体理论是超越西方民族主义的、理解现代民族国家的中国范式,具有多元一体的民族-国家认同观念、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结构和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三个层面的内涵。二是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徐杰舜认为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结构论,需要在结构论的基础上加上从多元走向一体互动整合过程论的诠释。于风政则认为费孝通所说的中华民族发展趋势是从多元走向一体,当下应当继续推动中华民族的一体化。常士訚从族际政治整合的角度提出“多元一体”实际上是将“一体”作为目标,是一个从“多元”到“一体”的过程和“多元”构成一体的结构,多元一体格局不是以多元政治为特点,而是在单一制之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王希恩提倡“多元一体主义”,意在强调“多元”与“一体”的辩证统一,使其形成普遍价值。这些研究为全面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和实践奠定了丰富的研究基础。 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视为一个学术概念,尚未明确将其作为一种政治话语来研究。实际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具有意识形态内涵的重要社会政治概念和话语,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念和理论的外在表达。正如有学者指出:“‘多元一体’目前已超出了学术讨论的范畴,现今从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讲话到代表政府声音的白皮书,从各类课题研究到相关教材,在涉及中国民族和文化的话题中,‘多元一体’已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简单来说,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是指党对中华民族结构关系及属性的主观诠释和意义宣称的一系列话语陈述。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都使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这一话语。可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已构成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体系中的重要概念,蕴含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和主张。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并不是价值无涉的语言体系,而是承载着党特定的价值观念和目标指向。党通过特定的途径传播这一话语,以便塑造人们的中华民族观念,进而影响中华民族成员的行为。 实际上,任何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话语来表达,使之内化于人们的心理,即形成认同。因为,话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符号构成的文本,话语还可以塑造人们的观念,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所以,不同的话语主体总是竭尽所能争夺话语权,使其话语得到大众的认可,进而影响和主导政治进程。同理,在竞争性的中华民族话语市场中,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主动构建和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使之成为大众政治生活的主流话语。基于此,本文以《人民日报》文本为中心,试图分析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构建的目的、话语生产的机理、话语构建的过程、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关系等问题。重点从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内涵和意义延展过程的分析入手,考察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与社会实践互动的关系图景,从中总结出话语构建的规律,进而为新时代构建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适应的中华民族话语体系提供丰富的话语素材。 二、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构建历程 一套完整话语体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其生成和完善的“历史轨迹”可寻,即话语表达完整化和内涵丰富化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生成和成熟定型概莫能外,随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性质、结构、概念内涵和外延等的认知越发成熟,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也逐渐清晰和稳定。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构建历程可以分为萌芽、正式提出、丰富完善和成熟定型四个阶段。 (一)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萌芽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横空出世”,而是有其形成的特定历史逻辑,萌芽于近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争取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二大”的政治纲领中就将“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作为党的重要奋斗目标。可见,“中华民族”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政治话语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不过各个时期党对中华民族的内涵、性质、结构、特征等的认知是一个逐渐清晰化的过程。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中国共产党构建了“一体之下多元平等”的中华民族话语。这一话语既强调中华民族是由各个民族组成具有凝聚力的一个整体,又强调赋予各个民族平等的政治权利;既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反对狭隘民族主义。1938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提出:“团结中华各民族(汉、满、蒙、回、藏、苗、瑶、夷、番等)为统一的力量,共同抗日图存。”这蕴含了整合多个民族为一个整体以争取中华民族独立的观念。随后,这一观念在1939年的《抗日战士政治课本》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在这四万万五千万人口中,十分之九为汉人,此外还有回人、蒙人、藏人、满人、苗人、夷人、黎人等许多少数民族,组成近代的中华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四万万五千万人民是共同祖国的同胞,是生死存亡利害一致的。”这一话语强调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属性,将中华民族是由多个民族组成一体的结构清晰地表达出来,同时指出中华民族是“生死存亡利害一致”的命运共同体。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在中国共产党的官方文本和领导人著作中没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这一表述,但隐含的观念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随着外部压力的消退,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将民族工作的重点转向少数民族识别、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另一方面,在“继续革命”和“阶级斗争”等思想的影响下,很大程度上遮蔽了民族话语。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虽然断断续续使用“中华民族”这一话语,但使用的频率明显降低且话语的内涵模糊。中华民族话语式微的局面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有明显的转变,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一是国际上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第三波民族主义浪潮引起东欧剧变,对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中国发出了严重的警示;二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需要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三是学界掀起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凝聚力”等的研究热潮。 (二)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正式提出 1988年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后,逐渐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90年5月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围绕这一理论举办了专门的学术研讨会。随后,作为中国共产党“喉舌”的《人民日报》专门报道了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阐释了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同年5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标题为《同举爱国旗,共创中华业》的文章使用了“中华多元一体”的表述,认为各民族在近代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1992年10月8日,《人民日报》刊文阐述汉文文学与中华文学的关系,认为中华文学是一种多语言、多民族的中国文学。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中华文学形成的基础:“中华民族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民族复合体,其多元一体格局是长期历史所形成的。”多元一体理论成为分析中华文化的重要概念工具,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得益于中华民族实体的多元一体格局。1997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刊文提出中国精神的核心就是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和统一观念,数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始终如一,且后来越是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与压迫,越是增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这篇文章提出了中华民族认同的概念,并具体化为“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认同。1998年7月24日,《人民日报》刊文讨论少数民族文学与中华文学的关系,认为“金代文学,应放在当时我国‘多元一体和一体多元’的整体结构中进行研究”。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在20世纪90年代虽然没有被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但已逐渐被中国共产党主办的《人民日报》使用。 2000年9月8日,江泽民在纽约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午餐会的演讲中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征,展现了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绚丽色彩。”据笔者掌握的资料,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首次使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表述。2004年6月1日,时任国家民族主任的李德洙对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富有洞见的阐述:“一方面,珍视中国民族格局统一性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并通过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来体现、巩固和发展这种统一性;另一方面,不因强调一体而忽视甚至否认多元性,而是尊重中国民族结构上的多元性,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内,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2005年5月,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重要会议上的讲话,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规律进行了科学总结,标志着党正式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 (三)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丰富完善 随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在抗战纪念活动、改革开放周年活动、民族区域自治周年活动、国庆活动、统战活动、外事活动、重要会议等重要时间节点使用的政治话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从阐述国内民族关系或中华文化等语境,逐渐扩展到民族-国家关系、两岸关系、国际关系语境。2005年9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胡振民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提出,抗战精神丰富和升华了民族团结精神,突破“华夷之辨”的大汉族主义意识,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成为共识,中华民族意识空前觉醒”。胡振民强调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催化剂,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成为各民族的共识。同年10月13日,刘延东在中华文化论坛的演讲中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造就了辉煌的中华文化:“经过五千多年的迁徙、演化和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这一论述丰富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涵,将作为实体的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勾连起来。2006年7月,胡锦涛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大家庭”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隐喻,将各个民族团结一致、相互认同的关系形象地展现出来。 2008年12月31日,中共国家民委党组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文章中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于历史时期,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特别是近代以来结成了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这一话语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勾连起来。 2009年5月15日,中共国家民委党组阐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互动关系:历史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格局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现实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保证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2009年7月,贾庆林在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提出中华民族是维系两岸政治团结的文化纽带和身份标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多元一体,需要维护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加强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同年9月,胡锦涛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历史根基:“在长期发展进程中,我国各民族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可见,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内涵愈发丰富,话语表达的意义愈发完善,话语使用的频率也明显提升。 (四)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成熟定型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民族工作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理念、新战略。2014年9月,党中央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这一表述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演进、形成条件、结构、性质等有了更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与此同时,党中央指出“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强调一体是主线和方向:“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2015年8月中共国家民委党组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提出:“文化是民族之魂,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屡经磨难而自强不息,就是因为我们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薪火相传,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不曾断绝。”这一表述厘清了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突出文化的重要性。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物质文明的复兴,更是民族文化的复兴与民族精神的重铸。 2016年2月李克强在银川纳家户清真大寺与宁夏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围坐恳谈中提出,纳家户清真大寺建筑“体现了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这是国家领导人首次从建筑物的角度来论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征。2016年3月,王正伟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开学典礼上提出:“要肩负起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重担,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可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念成为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2018年3月21日,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些论述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历史过程、形成条件、现实结构、未来发展方向、“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关系等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成熟定型。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定位研究
- 下一篇:四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