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社区如何促进族际融合——国际经验及其启示(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1:11:35 《世界民族》2020年第1期 柳建文 参加讨论
表2 族群社区的模型、概念维度和分析单位33 单位模型 空间 结构 社会互动 分析单位 社会生态模型 √ 居民区 制度模型 √ √ 正式组织 城乡组织模型 √ √ 象征性的沟通 参与同时也意味着融合。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促进社会融合需要在城市政策制定过程中将主观变量也纳入考虑,比如居民意愿、感受和经验等。目前,这些“软性”指标(包括民意调查)和“硬性”指标(统计测度)让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城市的社会和经济状况以及市民的思想状况。部分社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族际融合监测机制,能够较为充分、全面地反映族际融合、隔离或社区凝聚力的变动情况。目前,社区认同感指标(The sense of community index,SCI)、社区归属意识指标(The mental awareness of community ,MAC)已被广泛应用于社区族际融合水平的测量。社区归属意识指标的操作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第一,居民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第二,居民相信自己对社区事务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第三,居民拥有这样一种信念,即社区成员渴望相同的事物并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和需要;第四,共同的情感联系,即居民居住在社区,和睦相处,渴望生活在社区中。依据上述指标抽样调查结果的分析,政府或社区工作人员会适时调整服务侧重点和方式,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社区出现族群疏离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社区内部,社区参与激发了建构和积极捍卫城市安全和社会融合的能力。在德国斯图加特,24%的居民是外国移民,移民的社区参与被视为城市包容性政策而被优先考虑。自1983年斯图加特市外侨委员会创建以来,在促进各族群市民之间相互理解方面提出了重要的提议。类似的案例也出现在英国的伯明翰市。自1990年以来,外国移民可以依靠常设的社区协商论坛使得他们像其他市民一样被对待。在其他城市,移民问题被放入更为广泛的政策框架,这些政策大都涉及了社区参与问题,尤其是在国际移民社区,此类政策更为突出。342005年10月,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投票评选加拿大温哥华市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温哥华市半数居民属于“显性的少数族裔”(Visible minorities ),46%的人口是移民。移民中以亚裔最多,特别是中国、印度、菲律宾和韩国。为此,温哥华市制定了一系列战略与合作,旨在推动社会包容,增加公民参与,满足具有不同族裔背景的温哥华居民的不同需求。城市中一系列的制度支撑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执行。其中之一就是成立社会规划部,鼓励移民以建议等形式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社会规划部成功地引导了多元文化社区和人口群体参与大温哥华区域规划过程中温哥华市的部分。据统计,近2万名居民参与了城市规划立法提案的制定。居民们优先关注以下问题:开发各具特色的邻里社区,如多样化的公共空间、经济可承受的住房、便捷的服务等;强烈的社区感和公共安全;并有效满足不同族群的特定文化和社会需要。35一项对加拿大多伦多市社区的调查也显示,社区参与和族际融合、生活满意度、社区归属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6 另一方面,在促进族际融合的过程中,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是语言的认同。这一点在移民数量众多的城市中尤为重要,因为“实践表明,在城市政治中,语言可以成为一个具有分裂性的问题”37。自2001年开始,移民的边缘化和极端行为引起欧美诸国的日益关注。在很多城市,与多元文化计划并行不悖的是构建有利于族际融合的共同语言基础,以促进社区内部文化多样性与一致性的协调。加拿大政府提出帮助移民和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学习加拿大的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以便其克服文化障碍全面融入加拿大社会。在蒙特利尔市和魁北克省的移民社区,政府推行了10年的跨文化融合项目——混合居住者(Habiter la mixite),以支持社区内的文化融合。在欧洲,意大利政府将移民的融合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与城市生活的融合,另一类则是与其他族群的积极互动、和平共处的融合。意大利政府坚持两类融合同时推进,即在保障个人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同时,积极找寻群体之间的共同点,推动相互交往乃至融合。38研究表明,移民个人的语言技能关系到教育制度、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网络,因此与社会融合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同时,这也是族际融合的重要资源。据此,德国政府特别为移民及其子女设计了语言培训方案,该计划被称之为“妈妈学习德语”,目前这一计划在德国各城市均有推广,其主要培训目标是移民母亲。从实践中看,学习德语不仅能使她们和她们的孩子得到社会支持,同时也为这些妇女增加了互动交往的机会,赋予这些妇女们社区参与的能力。改善移民的语言技能也是消除和刻板印象弥合文化差异的有效方式。同时,这也增强了移民与社会的共同性以及对德国的国家认同感。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共同语言的战略既支持了移民,又支持了更强大、更团结的国家发展。39澳大利亚各大城市在文化或宗教多元的社区普遍实施所谓的“多样性与社会融合项目”(Diversity and Social Cohesion Program)。从项目的实施效果看,虽然澳大利亚的移民人数与英国大致相同(尽管澳大利亚的人口总量是后者的一半),但与这些国家相比,由于促进共同文化的发展成效显著,特别是移民英语能力的提升,族群间的收入不平等程度要低得多。此外,与北美和欧洲城市不同,澳大利亚城市中族际居住的分异水平也明显偏低,这种空间上的相对均匀的族群人口分布与移民英语语言习得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换言之,语言能力的提升影响了移民受教育的水平、劳动力素质以及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因此,在澳大利亚诸多城市,目前几乎没有移民和族群隔离的现象。40 研究表明,移民融入社会的主要障碍包括在价值观、态度和信念方面的差异以及在新环境中由于感知灵敏度和行为灵活性降低而造成的社交能力不足。41因此对移民而言,社区社会组织对缩小文化差异,拓展他们的社会融入能力极其重要。比如,澳大利亚城镇营地委员会(Tangentyere council: indigenous urban settlement)是一个旨在解决中部城市艾丽斯斯普林斯族群间文化冲突的志愿组织,因为本土文化和欧洲文化对抗的压力时而会造成极端紧张的状况。城镇营地委员会在住房、基础设施、就业、培训、教育和其他社会服务方面为原住民提供社会支持,它鼓励原住民和移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42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芝加哥等大都市社区的社会组织更善于为数量众多的东欧移民找到就业机会,减少他们对公共资金的依赖,并促进特定族群的社会经济适应。43英国目前有数百个地方种族平等委员会类型的志愿者组织,他们以促进机会平等、发展良好的族际关系为目标,活跃在社区服务、公共教育、政策研究等各个领域。 最后,很多族际冲突或与族群相关的人际冲突往往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结构性的,是与财富的占有程度高度相关的。44在很多国家,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遏制族群分层现象的恶化。一项在马其顿耶古诺夫采(Jegunovce)市的调查显示,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满意度是一个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催化剂,尤其是在多元族群社区,经济的发展和收入差距的缩小对于改善族际关系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旨在改善住房条件和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投入主要倾向于移民具有较大集中度的弱势社区。在法国,外来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存在着住房供给与工作机会的不公平性,这促使法国政府制定了更多的社区健康、教育以及就业计划,致力于为那些被边缘化的、生活在低收入街区中的年轻移民服务。目前,一项被一个特殊基金资助的扶持政策已经被实施,该基金被专门分配给居住在贫困地区的移民社区。45 四、结论及启示 在世界多数国家,邻里社区都是国家治理中的最小单元,但其内涵丰富,功能多样,特别是在维护稳定和促进融合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无论国家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如何精细和完善,均需要充分重视和发挥社区的独特优势。国外数十年的经验表明,社区是解决族际问题、促进族际融合的有效工具,也是保障相关制度、政策绩效的有力武器。不重视或忽略作为人际互动、交往场域的社区建设,将会增加族际融合的社会成本。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等国家行政制度的设计可以减少族际融合的政治成本,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可以降低族际融合的经济成本,通用文字和语言的教育可以缩小文化差异,减轻族际融合的文化成本,但如果缺乏促进紧密的人际互动和心理认同的平台和载体,这些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可能事倍而功半,加强社区建设可以从族群互动关系的微观层面消解族际融合的社会成本。本文的梳理表明,基于族际融合的社区建设的主要策略包括加强社区住宅设计和价格的多样性、打造族群混居格局;重视社区交往性空间规划、加强族群间的社会互动和文化表达;组织丰富的社区公共活动、增进跨文化群体间的情感交流;构建共同语言基础、鼓励社区内的文化融合;培育社区志愿组织、增强社区社会支持力度;扶持边缘社区发展、遏制族群分层等。上述措施虽带有各自国家的制度特征和国情特色,但也有多元族群国家的共同点。 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外曾经或正在面临的问题在我国或有出现,比如部分民族之间的刻板印象、相互偏见乃至排斥;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导致的人际关系对立疏远;大量富裕群体聚居的高档封闭型小区和某些坐落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少数民族移民村落等具有明显空间分异特征的居住格局,这些现象已经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长期以来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践中政府又高度重视民族团结问题,因此在推动族际融合方面具有历史和制度上的优势。另一方面,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区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邻里社区建设也是近年来才开始大力推进并开始受到重视,这使得我国解决类似问题的难度更大,成本更高,同时我们对社区建设促进族际融合的功能、特点、重要性的认知明显不足,因此需要特别重视。从实践中看,近期中央频频提出要加强城市的精细化治理、积极推进民族互嵌式居住格局、鼓励居民参与城市规划、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的社区社会组织、通过包容性城市规划来促进城市的社会融合等重要倡议和决策。民政部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等多项指导性文件,内容涉及社区的机构设置、志愿协会的组建以及社区公共活动的开展等。可以说,这些重要举措都与城市的族际融合相关。从学术研究的情况看,近期国内有关族际融合的探究也开始逐步走向系统化和指标化。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我们未来深入开展社区建设、促进族际融合的宝贵资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我们不能直接照搬或简单模仿外部经验,但国外在解决城市族际融合问题时的一些理论思考和应对策略还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需要我们谨慎思考,并结合城市具体的民族人口特征和实际发展状况予以适当修正。 注释 1.Enrique Gracia,“Determinants of Social Integration in the Community: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Personal,Interpersonal and Situational Variables”,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vol.14,no.1,2004. 2.马达:《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载《音乐研究》,2009年第6期。 3.[美]穆恩·H.乔著,刘精香译:《美国黑人社区的朝鲜商人——偏见受害者之间的偏见》,载《民族译丛》,1993年第3期。 4.Daniel Briggs,“Barriers to Reintegration for Los Gitanos (Gypsies) in La Coruna,Spain:Politics,the Media and the Spanish Commun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gration,Health and Social Care,no.l,2013. 5.Catherine Campbell and Carl Mclean,“Representations of Ethnicity in People's Accounts of Local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a Multi-ethnic Community in England”,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no.12,2002. 6.M.Semyonov,A.Glikman and M.Krysan,“Europeans’ Preference for Ethnic Residential Homogeneity:Cross-national Analysis of Response to Neighbourhood Ethnic Composition”,Social Problems,vol.54,no.4,2007. 7.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组织编译:《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4/2005:全球化与城市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177页。 8.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组织编译:《弥合城市分化:世界城市状况报2010/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91页。 9.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组织编译:《千年发展目标和城市可持续化:构建人居计划的30年——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6/200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142页。 10.Kenneth Jackson,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pp.279-280. 11.[美]帕特南著,虞大鹏译:《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50页。 12.J.Robert Sampson and D.Jeffery Morenoff,“Ec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Neighborhood Context of Urban Poverty:Past and Present,in Jeanne Brooks-Gunn”,in J.Greg Duncan,and J.Lawrence Aber(eds.),Neighbourhood Crime;Q.James Wilson and Joan Petersilia(eds.),San Francisco: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Studies Press,1995,pp.193-216. 13.Moshe Semyonov and Anya Glikman,“Ethnic Residential Segregation,Social Contacts,and Anti-Minority Attitudes in European Societies”,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25 ,no.6 ,2009. 14.M.Semyonov,A.Glikman& M.Krysan,“Europeans’ Preference for Ethnic Residential Homogeneity:Cross-national Analysis of Response to Neighbourhood Ethnic Composition”,Social Problems,vol.54,no.4,2007. 15.Federica Castelini,Monica Colombo,Daniele Maffeis,and Lorenzo Montali,“Sense of Community and Interethnic Relations:Comparing Local Communities”,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vol.39,no.6,2011. 16.Judith Caditz,“Ethnic Identification,Interethnic Contact,and Belief in Integration”,Social Forces,vol.54,no.3,1976. 17.马戎主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9页。 18.Robert Putnan et al,Better Together:Restoring the American Community,New York:Simon & Schuster,2004,p.269. 19.[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58页。 20.[美]曼纽尔·卡斯特著,刘益诚译:《21世纪的都市社会学》,载《国外城市规划》,2006年第5期。 21.[加] 吉尔·格兰特著,叶齐茂译:《良好社区规划: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62页。 22.Henri Dorvil,Paul Morin,Alain Beaulieu and Dominque Robert,“Housing as a Social Integration Factor for People Classified as Mentally”,Housing Studies,vol.20,no.3,2005. 23.Helene Bohemier,“Low Cost Housing:A Place of Social Integration for Immigrants?”Social Promotion and Reference Services,Office Municipal D'habitation de Montreal,2010. 24.Sybille Munch,“Its All in the Mix:Constructing Ethnic Segregation as a Social Problem in Germany”,House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vol.24,no.4,2009. 25.Richard Tomlins,Neth,“Officer Discretion and Minority Ethnic Housing Provision”,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vol.12,no.2,1997. 26.[英] 费比恩著,王鸣阳译:《进化:剑桥年度主题讲座》,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84页。 27.资料来源:Emma Holmqvist Zara Bergsten,“Swedish Social Mix Policy:a General Policy Without an Explicit Ethnic Focus”,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vol.24,no.4,2009. 28.S.D.Brunn ,“Gated Minds and Gated Lives as Worlds of Exclusion an Fear”,Geo Journal,vol.66,no.1,2006. 29.Eric Fong,“Patterns of Participation in Informal Social Activities among Chinese Immigrants in Toronto”,IMR,vol.40 ,no.2,2006. 30.夏建中:《美国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第112页。 31.N.Pamela Prince and J.Gary ,“Gerber Source”,Quality of Life Research,vol.14,no.1,2005. 32.Heike Hanhrster,“Whose Neighbourhood Is It?Ethnic Diversity in Urban Spaces in Germany”,Geo Journal,vol.51,no.1,2001. 33.资料来源:Paul Jeremy Hein,“The Urban Ethnic Community and Collective Action:Politics,Protest,and Civic Engagement by Hmong Americans in Minneapolis-St.”,Community,vol.13,no.2,2014. 34.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编著:《弥合城市分化:世界城市状况报2010/2011》,第96—97页。 35.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编著:《弥合城市分化:世界城市状况报2010/2011》,第158页。 36.G.Jeffrey Reitz,“Race,Religion,and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New Immigrant Minorities in Canada”,IMR,vol.43,no.4,2009. 37.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编著:《弥合城市分化:世界城市状况报2010/2011》,第26页。 38.罗红波编:《移民与全球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78页。 39.Anika Haverig,“Managing Integration:German and British Policy Responses to the Threat from Within Post-2001”,Migration & Integration,vol.14,no.2,2013. 40.Wickes,Rebecca,Zahnow,Renee,White,Gentry and Mazerolle,Lorraine,“Ethnic Diversity and Its Impact on Community Social Cohesion and Neighbourly Exchange”,Journal of Urban Affairs,vol.36,no.1,2014. 41.刘天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与华人华侨文化适应的互动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42.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编著:《弥合城市分化:世界城市状况报2010/2011》,第154页。 43.Lorraine Majka and Brendan Mullan,“Ethnic Communities and Ethnic Organizations Reconsidered:South-East Asians and Eastern Europeans in Chicago”,International Migration,vol.40,no.2,2002. 44.D.John Jackson,“A Study of French-English Relations in an Ontario Community :Towards a Conflict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Ethnic Relations”,Canadian Review of Sociology,vol.15,no.3,2010. 45.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编著:《弥合城市分化:世界城市状况报2010/2011》,第96—97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