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的旗帜公开打出来”
太岳抗日根据地位于晋豫两省交界地区。1939年夏,侵华日军打通白晋铁路,将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一分为二后,山西新军决死第一纵队和中共太岳地委分别在薄一波、安子文率领下由沁县转移到沁源县,开始创建以太岳山为依托的太岳抗日根据地。1939年12月,阎锡山发动反共的晋西事变后,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主力、山西新军政卫第二一二、第二一三旅(后相继编入决死第一纵队)等部及山西第六专署所属地区的一些党政干部陆续进入沁源县。1940年1月,中共太岳地委改为太岳区党委,并在沁源县阎寨村正式开始办公,安子文任党委书记(1941年10月后为薄一波)。同年6月,八路军太岳军区在阎寨村成立。1941年1月,第一二九师为使第三八六旅能执行机动作战任务,决定解除其所兼的太岳军区任务,改由决死第一纵队兼太岳军区任务。李聚奎到达太岳区时,决死第一纵队机关兼太岳军区机关仍设在沁源县阎寨村。
李聚奎的到来,受到了薄一波、李成芳(参谋长)、周仲英(政治部主任)、刘有光(政治部副主任)等决死第一纵队领导人的热烈欢迎。由于对决死第一纵队所属各部的情况还不熟悉,李聚奎向薄一波报到后即提出请求,想到下面的部队里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下部队的情况。薄一波同意了他的请求,并立即作出安排。
当时,决死第一纵队共有4个团,即第二十五、第三十八、第五十七、第五十九团。4个团分别驻在屯留、沁州、唐城和沁源等地。为了能够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支山西新军的部队,李聚奎到每个团都住上一段时间,找营团干部谈话,听取工作汇报,并注意收集大家提出来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两个多月的考察,他对决死第一纵队的状况已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李聚奎在考察中发现,决死第一纵队虽然已在晋西事变后纳入了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的序列,可部队戴的仍是阎锡山的“帽子”。受此限制,决死第一纵队中共产党员的身份仍是半公开的,党员的活动仍由部队的政工干部出面安排,上级的各种指示仍由纵队负责人薄一波以其政治委员的身份向下传达。这种独特的方式曾有效地保证了共产党对这支抗日武装的领导,但他觉得现在部队中党员的活动没有必要再采取以前那种方式了,应该在部队中公开打出党的旗帜。各团的主要领导人也有同感。
回到纵队司令部后,李聚奎即把所了解的情况向薄一波一一做了汇报,并向其建议:“从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以后,形势变了,我们决死队和阎锡山没有什么关系了,队伍里谁都晓得决死队是共产党领导的,谁都晓得‘薄委员’是共产党员,大家都盼望能把党的旗帜公开打出来,让决死队名正言顺。”
薄一波认为李聚奎的这一建议提得很好,立即表示同意,并拿起电话,把政治部主任周仲英、副主任刘有光找来,一起商量。周仲英、刘有光也赞同李聚奎的这个建议。于是,4个人便一起研究如何来进行这项重大的工作。薄一波首先征求李聚奎的意见:“你看怎样做好?”李聚奎说:“按照八路军的惯例,我们应开个党代表大会,请你把决死队中党的由来和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个报告,接下来选举党的负责人,最后请你再把今后的工作方针跟大家讲一讲……”经过一番讨论后,4人决定召开决死第一纵队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并就有关事宜进行了研究。
然而,正当他们忙着筹备召开党代会的时候,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于1941年4月间向决死第一纵队驻地发动了进攻,李聚奎与薄一波等人被迫指挥决死第一纵队进行反顽作战。反顽作战结束后不久,李聚奎等人便于同年8月接到八路军总部决定成立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的命令,决死第一纵队与第二一二旅、第三八六旅一同编入太岳纵队,同时决死第一纵队改称决死第一旅。陈赓任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司令员,薄一波任政治委员,李聚奎任副司令员,王新亭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毕占云任参谋长。决死第一旅的领导人也作了调整,李聚奎兼任旅长,周仲英任政治委员,李成芳任参谋长,刘有光任政治部主任。紧接着,侵华日军纠集3万余人对太岳区发动了大规模“扫荡”。这一连串的变故,使得决死第一旅的党代会始终未能提上日程。
1942年1月,决死第一旅终于在沁源县南石村召开了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全旅党代表近100人与会。同志们公开欢聚一堂,个个喜气洋洋。薄一波在会上作了《决死队的过去和现在》的报告,系统全面地总结了自1936年秋季以来在山西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政策的经验和体会。李聚奎与陈赓、周仲英等领导也都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选举产生了由李聚奎等人组成的决死第一旅党委委员,并通过了《加强党的领导,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决议。 从此,决死第一旅把党的旗帜公开打了出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