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神话王国的探寻者——李子贤神话研究评述(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7:11:42 中国民俗学网 高健 参加讨论
三、比较神话学研究 事件:2004年李子贤先生再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活形态神话研究》。 中国神话学经过20世纪80至90年代的“神话热”后逐渐走向消沉,李子贤先生却一直坚守在这块领域,并且在进入新世纪后其学术有了新的视阈与超越。《少数民族活形态神话研究》这个项目只是一个契机,在1990年代末,随着李子贤先生活形态神话理论建构日趋完善,其学术道路也越走越宽。他的田野足迹已经走出西南,甚至来到韩国、日本。他的问题意识已由什么是活形态神话转向当下的活形态神话怎样调适;由神话的特点、分类问题转向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神话模式是什么等等。而最主要的改变是以神话为切入点,通过神话系统的比较,探寻由不同族群组成的文化带、文化圈。 从2000年后李子贤先生的论著题目就不难看出这种转向,如《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西南少数民族的稻作文化与稻作神话》、《“梅葛”的文化学解读》、《佤族与东南亚“U”形古文化带——以神话系统的比较为切入点》等。在《佤族与东南亚“U”形古文化带——以神话系统的比较为切入点》这篇文章中,李子贤先生将目光由云南拓展到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勾勒出一个“U”型古文化带,其两端为中国的云南的佤族以及台湾原住民,中经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而用以串连这个古文化带的线索就是各地的神话系统。进而李子贤先生又提出这一古文化带的源头或祖地,也许就是云南的佤族聚居区及周边地区。在具体操作上,李子贤先生首先提出在云南范围内佤族的神话系统与其他各民族差异较大,具有其自身的特质,然后通过对台湾原住民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神话母题与类型的梳理,尤其是对以活形态神话为支撑的猎头习俗的深入探讨,发现这些地区的族群属于同一文化类型即山地旱作文化,尔后又通过生计模式、民俗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共同文化元素进行比较,最终绘制出这个“U”型古文化带。此外,近年来李子贤先生对彝族兄妹婚洪水神话的研究也有所突破。2007年,李子贤先生来到云南省开远市老勒村进行田野调查,在这个彝族村寨中,发现了极有可能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唯一续存至今的兄妹婚“人祖庙”,并且认为这是明代以降彝、汉基层文化、民间文化圆融的结晶。圆融是李子贤先生在2000年后经常使用的一个关键词,特指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碰撞而产生新的文化特质的现象,而神话在两种文化圆融的过程中自身不仅被改变,同时也发挥了衔接、调和等功能。在之后一系列关于彝族兄妹婚洪水神话的探讨中,李子贤先生把神话与始祖信仰相关,并放到彝、汉民族关系的历史进程以及东亚格局中考察。 正如前文所言,李子贤先生早在1980年代就与日本学术界建立了交流往来联系,他关于文化带、文化圈的研究也部分地受到了日本学界的“照叶树林文化”论、稻作起源等研究的影响。但是他充分利用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优势以及自己几十年的田野积淀,在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运用的基础上,探寻出自己的研究路径。韩国学者金善子认为,“他(李子贤)关于‘活形态神话’和‘文化系统’的研究,是在与闻一多完全不同的层面上抛出了许多现代神话研究的启示点。”李子贤先生的许多研究基本上都是首先以神话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分类、比较以及归纳,然后又将神话还原宗教信仰、民俗生活、社会经济、民族历史与民族关系中考察,而最后往往又会回到神话这个议题。之所以要把神话作为切入点,是因为神话是一个族群文化系统的表征,并且它的表征能力是其他文化事象所无法比拟的,一个族群的神话天然具有对本族文化的解释权与构造力,神话可以作为文化带中不同族群文化相似性分析的质的标准。而最后神话议题的回归也使得对神话的讨论更为深入。比如在《东亚视野下的兄妹婚神话与始祖信仰》这篇文章结尾,李子贤先生提出“东亚各国、各民族的兄妹婚神话与信仰民俗,为何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原因就在于此。笔者认为,这应当是神话学界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李子贤先生对神话的研究是建立在云南文化“多元一体、多源一体、多元共生、多元并存的格局”的认知基础上的,同样,具体到不同族群的神话也是“多元共生、多元并存,各具特色”。综上所述,李子贤先生的神话研究,突破了文本阐释的固有研究范式,以及单一民族、单一学科理论的限制,将神话还原到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系统中进行立体地审视,将云南的神话放到东亚、东南亚文化格局中进行更广阔地比较,将神话学与民族史、人类学、宗教学等学科对接进行综合研究。 结语 李子贤先生不仅开活形态神话研究之风气,还建云南神话研究之团队,育神话研究之人才。在1980年代云南大学民俗学就形成了一个以李子贤、傅光宇、张福三、秦家华四位先生为主的神话研究学术共同体。2001年又组建彝族梅葛的研究团队,其最后的研究成果《“梅葛”的文化学解读》受到多方好评,并于2009年获得“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1983年李子贤先生开始招收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生,他的神话学思想对后学也产生了全面的影响,云南大学民俗学专业所有教师都有神话学的论著成果,每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几乎都有与神话学相关的题目。李子贤先生这些研究成果以及田野工作,已经成为云南大学民俗学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至今,李子贤先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就,并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他的《论佤族神话——兼论活形态神话的特征》一文被收入《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活形态神话刍议》一文被收入《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神话卷》,杨利慧在她编著的教材《神话与神话学》中将《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一书列为中国神话研究范例。在国外,1985年李子贤先生的论文《试论云南少数民族的洪水神话》就被全文翻译发表在日本学术刊物上,并被视为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神话研究的动向。自1987年起,他多次被邀请赴日本进行学术访问,2012年、2015年两次被韩国延世大学邀请,做有关活形态神话的讲演。 先生已年近八十,但仍笔耕不辍、宝刀不老,新书《再探神话王国——活形态神话新论》即将于2016年7月出版。这本书囊括了李子贤先生近年来的神话研究成果,与1991年出版的《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一脉相承,但是,“再探”并不是对过往研究的重复,李子贤先生近年来的研究在田野资料、理论、方法都有所更新。另外,这两本书的书名都为“探寻神话王国”,实际上李子贤先生一直在努力探寻着一条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路径,从开始的并无现成之路可循,到现今一系列具有典范意义的成果呈现给神话学界。同时,在孟慧英、杨利慧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这条路径已日渐宽广。但是,当下的活形态神话出现了许多新景象,一些理论问题还值得继续深入探讨,所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进行活形态神话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本文是通过笔者的理解,对李子贤先生的神话研究进行了一番解构—建构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自知才疏学浅,无法完全用精炼、精确的话语表述出李子贤先生真正的神话学思想。所以,本文只能算作是笔者学习先生的感悟与笔记。最后用先生自己的一句话结尾,这也是他的学术历程的真实写照:“学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地超越与创新。” (原文刊于《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年第5期,注释与参考文献已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