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工作70年的巨大成就与基本经验(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2:11:56 《社会治理》2019年第10期 王延中 参加讨论
(四)民族地区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民生事业,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牢牢抓住人民群众最需要、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动员各种力量资源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显著改善。2015年底,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在校生2595万人,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10%,超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2016年底,民族自治地方有公共图书馆766个,文化馆801个,博物馆520个,广播电视台545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改变了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大幅度提升了人口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1990年以来,民族八省区的人口预期寿命平均增幅(10岁左右)高于全国(8岁左右)。民族地区是资源富集区和生态脆弱区,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其他各项民生事业全面发展,民族地区基本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保障格局。 (五)中华民族大团结格局更加牢固 多民族是我国一大特色和有利因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分布上的交错杂居、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文化上的兼收并蓄,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和“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自觉意识。70年来,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指引下,民族团结工作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成为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向纵深发展。中华民族的现代性、共同性、一体性不断增强,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共同体格局更加牢固,中华民族实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团结。 三、中国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高度重视民族国情、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居于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在现代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党是超越各民族、各地区、各阶层的领导力量,体现了人民意志,代表了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基于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国情,党始终把民族问题置于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重要位置,关乎发展稳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各个历史时期,从实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策略方针政策,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的民族事务管理是独具特色的,健全的民族工作机构、不断完善的民族法制建设、体系丰富的民族政策、高效的民族工作机制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实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两个共同”目标,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国情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具体路径与政策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符合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时代发展趋势,也是基于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的正确选择。这条道路没有照搬照抄苏联和西方其他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模式,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实际出发艰辛探索的结果。基于中国多民族国情实际,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不断探索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具体路径与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已经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设计,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建立了民族自治。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不断扩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不断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体系逐步健全。新时代明确提出,继续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要做到“两个结合”。民族工作在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有的放矢,张弛有度,解决实际问题,取得良好效果。每个时期的民族政策既要保持连续性,也要因时制宜不断完善发展,反映社会关切,符合实际情况。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不同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的阶段性特征,先后确立了当时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原则和方针政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做好民族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不断引领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坚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解决民族问题,不断增强推动民族工作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坚持“两点论”,既注重物质的力量,又注重精神的力量。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困难、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了各民族人民当家做主和各民族一律平等,成为激发各族人民群众尤其是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参与革命、改造和建设的巨大推动力量。同时,国家动用一切可用资源,大力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条件。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一样,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极大改善了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针对发展中一些地区过于看重经济增长忽略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中央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新时代面对更加复杂的民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民族工作既要依靠物质力量,也要依靠精神力量;既要解决好物质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各有各的作用,而且不可互相替代。物质层面的问题要靠发展和增强物质力量来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要靠引导和增强精神力量来解决。这是党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分析梳理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有益启示。 (四)坚持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维护国家统一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 两种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格格不入,党和国家始终将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是由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现实决定的。中国历朝历代都将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作为政治追求。新中国是统一的现代多民族国家,我国不按民族划界,不是西方近代民族主义下的单一民族的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成员,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维护国家统一是最高利益,维护民族团结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历代领导集体始终强调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坚决反对和依法打击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更加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将民族分裂主义定性,给民族分裂主义活动画下红线,有效地震慑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民族团结工作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谐、实现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和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线。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民族团结工作即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目标,广泛持久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党和政府各项工作都要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王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