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唐宋时期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穗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10月11-13日,由广州海事博物馆、广东历史学会等单位主办的“唐宋时期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文博部门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唐宋海上交通贸易、航海与造船、广州与世界市场、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发现、南海神庙、东西方文化交流等议题展开讨论。
    走向海洋史现场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指出,海洋史的研究应当重视海洋人群及其活动,研究海洋人群时,需要考虑传统中国的户籍登记与身份认同、海洋人群的生计与商业交换活动、跨国跨海域行为中有无国籍的差异等因素。他指出海洋社会有不同于陆地之处,应当转变固有的陆地思维,回到海洋本身真实的历史场景来思考海上丝绸之路。
    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孙键认为,1980年代以来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逐渐兴起,但对海洋史的研究与重视程度比之国际学术界仍有相当差距。他引用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的一句话——“没有地中海、没有海洋,‘西方历史’便无从设想”——呼吁提高对海洋史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并以更进取、更包容的心态支持推进相关研究。
    浙江大学中西书院教授刘迎胜分析了古代东亚海域至北印度洋的“洋”与“海”名称出现的原因,指出这些名称折射出中国古人所构建的海洋知识,与宋元时代中国人探索世界能力的增强、接触范围的扩大密切相关。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曹家齐着眼于宋代交通形势与政治格局的内外联动,指出因御外与内政的需要,宋代交通路线维护与运输能力均有较大提升,而巨额的军费开支增重了国家对商税的依赖,商业发展又促使东南海上交通的新格局。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黄纯艳从宋高宗航海联系到南宋政局的变化,他指出建炎三年宋高宗航海避祸之行深刻地影响了宋高宗对海洋的认识及其立国取向。
    携手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这次研讨会由博物馆、史学社团、研究机构联合发起主办,历史、考古、文博等“多学科合作,跨界交流,前沿对话”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姜波介绍了近年中沙考古联合队对沙特塞林港遗址发掘的最新进展。该项工作融田野考古、水下考古、遥感考古于一体,以常规考古手段与科技创新方法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多学科合作的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和范例。
    广东历史学会会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庆新结合历史文献与唐宋碑铭、沉船考古发现遗物,考察了8-10世纪广州贸易与东西方交流的问题,指出广州港开启了东西方海上交流的第一个“广州时代”;长时段看,明清时期特别是“一口通商”时期,广州被纳入现代世界体系,进入第二个“广州时代”。两个“广州时代”反映了古代东西方海上交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宏大时代,展示了中华海洋文明在世界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重要贡献。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以“南海I号”“南澳I号”“小白礁I号”等沉船考古为切入点,考察中国古代商船船舱货物装载情况,发现铁质货物经常被放置在瓷器之上。他认为这一做法有利于提高船只重心,减少摇摆幅度,是古人经验智慧的结晶。
    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会长全洪介绍了在广东韶关发现的唐代铜胡瓶,认为该瓶并非中国制造,是从海上丝绸之路而来的,对研究唐代岭南地区对外交通贸易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广东省博物馆研究馆员黄静、潮州窑博物馆馆长李炳炎、韩山师范学院教授曾丽洁、湛江市博物馆馆长陈志坚,分别叙述唐宋元时期广东地区陶瓷业的发展及其外销景象,介绍了潮州窑、雷州窑瓷器生产历史,勾画出广东省及东西部外销瓷生产与外贸的整体轮廓。
    海事博物馆肩负新使命
    本次会议是广州海事博物馆开馆以来首次携手国内专业机构和社团联合举办的高端学术活动。广州海事博物馆馆长张珂珂介绍了该馆的筹建、发展与规划,目前该馆藏品以西村窑瓷器最有代表性,数量及质量全国领先。她表示,广州海事博物馆的建设仍在推进,未来还将进一步完善格局、提升品质。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副馆长陆伟提出,广州海事博物馆不仅是广州“海丝”记忆的重要公共文化空间,也是中国航海历史与文化版图中的重要地标,并从航海科技与外销瓷两方面论述了唐宋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
    以南海神庙为重要代表的广州海丝文化遗产具有多方面价值,学者寄予厚望。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一级巡视员李敏指出,广州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城市,正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在国家海丝申遗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作用。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元林、广州市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闫晓青等阐释了唐宋广州贸易与南海神对国家礼制的作用意义,四川社会科学院刘雄峰教授从仪式和空间的角度探讨了南海神庙的海神信仰。
    青年学人崭露头角
    青年学者的参与为研讨会带来了新的气象。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芹提出,唐宋时期宋代岭南开发尤其是海外贸易兴盛带来的经济飞跃与社会进步,逐渐从边荒之地转变为繁盛之区的过程,“岭海”这一具有海洋气息和丰富内涵的地域概念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
    中山大学曹叶安青、孙婧文详细介绍湄公河三角洲的俄厄遗址的丰富研究成果。此外,青年学者关于五口通商时期的广州贸易、岭南与东南亚的墓葬习俗、广州对外交通贸易中的文书凭证与钱币流通等问题探讨。
    
    图为与会学者合影 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