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马滟宁]弥漫的神性:传统年画中的民间信仰(5)


    四、结语
    本文要阐明的核心观点是,传统年画中的民间信仰问题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心理现象。本文认为,在传统年画中,民间信仰的内容并不仅仅是那些作为崇拜物和非崇拜物的神格、半神格的神祇形象,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以神佛内容为核心、具有更为广泛的影响作用的弥漫的神性。或者说,弥漫的神性才是传统年画中民间信仰内容最基本的呈现状态。上文中的所有分析,都是为了说明在传统年画中弥漫的神性是何以可能的,即传统年画中弥漫的神性是通过什么样的文化心理机制得以实现的。本文力图证明,传统年画中弥漫的神性形成于三种文化心理机制,即春节的仪式时空、年画意义表达方式的思维形式以及对年画认知过程中的心理效应。三种机制交叉融合共同催生了弥漫于所有年画中的神性特质,离开了任何一个方面,年画的神性都有可能被削弱或消解。其中,春节仪式时空的作用最为关键。过年期间,尤其是在过年的边缘礼仪期内,人们对融合于家居空间内的各类年画的神性感知最为强烈。随着整个春节程序的结束,过年时郑重其事地张贴于房间门户上的绝大多数年画的神性特质都会在人们的感知中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即使像门神这样重要的年画,春节过后也是任其日晒雨淋、风吹雨打,免不了最终一撕了之。因此,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看到,以传统年画为载体的民间信仰,本质上是一种服从于人们日常生活节律的民间俗信,与制度性宗教信仰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虽然本文致力于揭示传统年画神性特质的形成机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年画世俗特性的否认和无视。前文已经强调过,年画首先是作为一种民俗产品或民俗消费品而存在的。或者说,年画本质上就是一种民俗艺术品。因此,其教化民众、美化环境或烘托节日气氛的世俗功能什么时候都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从文化变迁的角度看,传统年画的世俗特性及其功能更应该得到高度重视。自近代化进程开启以来,中国社会也逐渐走上了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祛魅(disenchantment)之路,反映在年画上就是其世俗特性的不断增加和神性特质的持续衰减。当代社会,随着快速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神性凝视为核心”的传统年画所依赖的社会土壤正在消失,传承千年的古老年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是所有民间年画艺人以及学术界所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深入发掘和发扬光大传统年画中质朴率真的审美特质,让年画在民俗艺术的发展道路上获得突破性的艺术升华,也许是通过世俗功能促进传统年画赓续绵延的重要途径之一。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将传统年画中民间信仰的内容概括为“弥漫的神性”,是受到杨庆堃关于“弥漫性宗教”学说的启发。按照杨庆堃的观点,弥漫性宗教(diffused religion)指的是与制度性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相对应的那些神学、仪式和组织与世俗制度和社会秩序其他方面的观念和结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信仰活动。在杨庆堃的论述中,民间信仰是中国社会弥漫性宗教的主体部分。对于传统年画中神性内容的信仰,显然是属于弥漫性宗教信仰的范畴。但我们所说的“弥漫的神性”与杨庆堃的“弥漫性宗教”是有重要区别的。如上所说,“弥漫的神性”是指信仰对象的一种呈现状态,而“弥漫性宗教”则是关于中国宗教性质和特征的一种定性表述。但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也是显而易见的,“弥漫的神性”一定是以“弥漫性宗教”为前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年画不仅是承载民间信仰内容的文化载体,同时还是观察和认识中国社会中民间信仰的一个重要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民间信仰的表现形式及其本质特征会得到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
    (本文刊载于《民俗研究》2021年第6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