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社科时评】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走好团结奋斗必由之路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并强调以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了“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其中就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实践过程中走出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党领导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历史经验、智慧结晶和行动指南,是民族团结之本。团结奋斗是党领导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中所历练出的最显著的精神标识,是民族进步力量之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了新时代党在民族工作实践中对“团结奋斗”创新性诠释,二者相互促进,辩证统一,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思想遵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领导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选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信的百年历史选择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抵御外来侵略和凝聚民族共同情感精神的团结奋斗实践为唤醒“中华民族”命运一体的集体共识奠定了基础。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的“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为爱国进步人士和广大无产阶级团结奋斗实践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发掘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光荣革命传统,带领各族人民建立起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自觉,为建设统一多民族国家夯实了基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革命实践开启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大门。从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正式成立,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的“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逐步实现法制化,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各民族的自由意志得以体现,使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成员全部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也为各民族自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改革实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了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民族工作实践上的创新,把维护国家统一和反对民族分裂作为长期的政治任务,把持续推进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通过“西部大开发”和“兴边富民行动”战略,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带领各族人民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对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属性规律进行了深度的阐释和总结,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工作部署,彰显了中华民族手足相亲和守望相助的“石榴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好愿景提供了强劲动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现实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领导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实践的应有之义,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繁荣的客观要求。首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民族领域的反映长期存在。在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民族问题上突出表现为“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和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矛盾”,这一矛盾影响民族团结奋斗和中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同时,国内国际各种复杂因素也对新时代民族工作提出诸多挑战,狭隘的民族意识、民族分裂思想和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的入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民族团结奋斗的前进动力,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强化“五个认同”,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层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能够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繁荣发展凝聚磅礴力量。其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时期。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归根到底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目标,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彼此共同处于一个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中。这就需要中华民族的每一位成员发扬团结奋斗精神,将提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不断增强各族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基本目标,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最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迫切需要我们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上下更大功夫,使我们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当前,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理念、发展格局、发展质量和发展动力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最大程度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来应对大变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时间和空间的延续中发扬各民族的团结奋斗精神,坚定不移地朝着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方向前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不移走好团结奋斗的必由之路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愿景目标,在今后的历史延续中继续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指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在经济建设层面,要继续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坚持党的领导和民族政策,凝聚全国各族群众的团结意识,脚踏实地,将实现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基础上,牢牢把握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物产资源充沛,文化底蕴丰厚的特色优势,加大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开发,促进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促进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朝向全体共同富裕大步迈进。在政治建设层面,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主心骨的使命担当,坚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在更加广泛和充分的人民民主道路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鼓励与激发全国各族人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同时,要不断加强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确保党的民族政策落到实处,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大、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保障。在文化建设层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平等交流,尊重民族地区不同民族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在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和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格局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继续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汇集和激发五十六个民族中每一位成员的力量,创造出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实现百花齐放。在社会建设层面,坚持党领导各民族团结一致共筑和谐社会,积极改善民族地区民生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服务,通过构筑全方位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各族人民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同时,发挥基层阵地作用,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兴趣,借助互联网的快捷性、广泛性和易操作性,促进各族人民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另外,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医疗、就业和脱贫等民生工作,以民生凝结民心,以民心凝聚民力,进而以民力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生态文明建设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关系民族未来,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大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尊重自然和热爱自然的历史传统,要因地制宜,引领全国各族人民一同合理开发、共同保护,团结各民族地区的人民把“绿水青山”逐步转变为“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更加自觉地带领各族人民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更加坚定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于奋斗。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落实于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当前,我们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凝心聚力,坚持不懈奋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坚定不移走好团结奋斗的必由之路。
     
    【基金项目: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课题研究类)项目“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政策百年演进与赓续发展”(项目编号:21STA014)】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