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武力:怎样看待“三线建设”的历史遗产?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也是中共中央制定“三线建设”决策50周年。在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三线建设”是一个规模空前的重大经济建设举措。由于鲜明的特定时代特点,在现有的研究中对“三线建设”的评价看法各异。正确评价“三线建设”是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环节,宏观地、历史地、科学地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这场持续多年的大规模建设,是中国当代史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谓“三线建设”,是指 1964年中共中央针对严峻国际形势和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是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和周恩来、邓小平等亲自视察部署下,在三线地区进行的以建设国防工业为主导的大规模工业和交通建设。“三线建设”历时15年,共投资2052亿元。1983年开始,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又对全国三线企业进行了历时23年的调整改造,使之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发展。
    “三线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到1980年底,国家在“三线”地区建立起约2000个大中型企业和科研单位,包括攀枝花、六盘水、酒泉等钢铁、煤炭基地,酒泉、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昆、湘黔、襄渝、青藏(西格段)等重要铁路干线,湖北中国第二汽车厂,重庆常规武器制造基地,贵州、陕西飞机制造和电子工业基地,葛洲坝、刘家峡水电枢纽等,至今仍然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的支柱。“三线建设”大大改善了我国工业的整体布局。当然,“三线建设”的决策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失误和偏差之处,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毋庸讳言。决策者在指导思想上确实存在对战争估计过于严重的偏差,“三线建设”上马仓促,工程的选址、规模等前期决策工作不够科学合理。在遭遇“文革”时,片面追求政治目标,忽视规律,进程过快、过急,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严重事故。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国际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共中央认为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有可能的。1983 年,中央财经小组和国务院作出了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改造的战略决策。1999年,中共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决策以后,“三线”企业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下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改组变革。“三线建设”虽然结束了,但在“三线建设”中形成的基础设施、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校等仍在继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三线建设”中的大型机械制造和军工企业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三线建设”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经济和国防建设,是在战后两次局部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都威胁到中国安全,以及中国与苏联、印度也发生武装冲突的环境里开展的,因此它没有将投资的经济效益和机会成本放在第一位,投资结构和布局以及施工方式也显得仓促,这些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的投资里面实际上包含了国防费用和成本。同时,这种主要出于备战和国家安全的投资在客观上又兼顾了缓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为经济落后的内地偏僻地区带来了现代工业的技术、人才以及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