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魏志江:宗藩体制的渊源及其理论基础


    作者: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 魏志江
    关于宗藩体制的渊源,中外学术界一直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宗藩体制起源于先秦时代的畿服制度,即西周时期周天子与诸侯、卿大夫等之间的封册和朝觐、聘问制度演变而来。周天子为天下之大宗,诸侯则为周天子之藩属与周天子构成宗藩关系,并定期向周天子朝贡5。由于西周时期华夏与四夷交错而居,故区别五服亲疏的标准主要是与周天子宗族关系和政治关系的远近,其中甸服、侯服、宾服属于华夏族,其与周天子宗族与政治关系亲近,故周天子以刑威或征伐的手段要求其履行各自不同的朝贡义务,而要服、荒服由于与周天子宗族和政治关系疏远,故周天子不以刑威而以德化使其归附,即《国语》所谓:“先王耀德不观兵……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故要服者,当为可以邀约羁縻之农耕民族,而荒服者恍惚不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故多指游牧民族,其与华夏族文化迥异,故而仅以德化感召之而已。其与周天子的关系除朝贡外,还承担拱卫周王室四裔即边境的安全义务,即所谓天子守在四夷。
    西周的五服制到战国时代,演变为所谓九服制度,其名称与五服制略有差异,即在五服制的基础上,由王畿向外依次五百里分为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共九服。九服之邦国,“小大相维,王设其牧,制其职各以其所能,制其贡各以其所有。”。但不论是五服制,还是九服制,均是以周天子为中心,以宗族和政治关系的远近,构建成以周天子为中心,由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同心圆式的结构等差体系,在此一体系中,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华夏族居于天下之中,蛮夷、外藩则处于该体系的边缘,每一政治单位,根据其与周王室的宗族和政治关系的远近,承担定期向周天子朝贡等各级不同的义务。所谓朝贡,《周礼》谓:“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靓,东见曰遇。”而《尚书》谓“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孔颖达《五经正义》疏曰:“贡者,从下献上之称,谓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异物,献其所有,谓之厥贡。”朝贡关系构成了宗藩体制的核心和运作的基础。诚如梁启超先生所云:“诸国与中央之关系,大略分为甸侯卫荒四种……中央则以朝觐巡狩会同等制度以保主属的关系。”然而,早在周穆王时期,由于戎狄等游牧民族叛服无常,“荒服者不至,”春秋时代,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和春秋五霸的崛起,诸侯与周天子之间的朝贡关系,也仅仅依靠春秋霸主和武力征伐得以勉强维持,而因夏夷交争,“蛮夷、戎狄,其不来宾也久矣。”训至战国时代,在“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列国纷争格局下,“周王室与诸侯之间的朝贡关系失去存在的依据,而四夷被逐至周边地区,且与华夏长期对峙,外部的朝贡关系也就荡然无存。”随着秦帝国的统一,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宗藩封贡体制为郡县制所取代,但是,以畿服制大一统和华夷观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结构和国家安全理念则长期延续下来,并成为东亚传统的国际安全体制的理论基础。
    因此,宗藩体制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