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邓小平“走自己的路”思想动因探析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开宗明义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走自己的路”,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前无古人的崭新课题,更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路径。研究邓小平“走自己的路”思想动因,能够更加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由来,增强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有利于从新角度、宽视野研究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提供新的经验。
    “走自己的路”体现邓小平对我国探索与发展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凝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建设进程中,曾一度搬用苏联模式,但在探索实践中,苏联模式弊端逐步凸显。毛泽东在党的八大提出“以苏为鉴”,走一条比苏联更好的道路。遗憾的是,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我国并未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跳出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化误解,致使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经济建设遭受挫折,发展迟缓。党的十二大后,邓小平指出:“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1页)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处于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这引起了邓小平的深刻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近三十年,经济建设有所发展,并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但总体而言还是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的状态,同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十二大后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这表明,针对十年浩劫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对发展社会主义的两点基本要求已有明确认识:发展社会主义,一要消灭劳动生产率低的现状,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二要摆脱普遍贫穷的状态,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与此同时,邓小平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成功,归结起来,就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走自己的路,开创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这一历史经验,无疑启发了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同样应该“走自己的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