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2014历史学学术争鸣:聚焦理论与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学术争鸣大事件(上):历史学——探索中国历史学理论与方法
    2014年历史学研究在各个领域蓬勃发展,理论与方法问题成为学界热议的焦点。
    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
    文明与国家起源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自19世纪以来,多个学科领域的学者针对这一问题发表了不同见解,形成学科互动与观点碰撞。近年中国学者结合中国古代考古遗址的研究也参与到这一问题的讨论之中。2014年国内长期活跃在这一领域的学者即进行了一次精彩的观点交锋。
    关于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标志问题,近年来中国学者结合自身实证研究,开始反思摩尔根-恩格斯、马克斯·韦伯关于国家形成的标志问题。易建平指出经典作家理论中的逻辑与实证矛盾问题,他提出运用 “武力合法使用权”的掌控程度作为辨别早期国家与成熟国家的标准。沈长云则认为应按地区原则和公共权力作为国家形成的标志,血缘组织在早期国家中作为基层组织存在,并不影响国家的地区统治原则。王震中强调阶级的存在与公共权力共同作为国家形成的标志,二者不可或缺。此外,他还指出,都城遗址是古代国家存在的物化形式,也是国家形成的考古学标志。
    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也是学界关注的中心议题。学界提出“中国文化西来说”、“东西二元对立说”、“中原中心论”、“满天星斗说”、“相互作用圈说”、“重瓣花朵说”等观点。郭静云提出中华上古文明发源于长江流域的新见解,引发学界关注与争议。2014年,郭静云与许宏再次围绕此问题进行讨论。郭静云指出长江中游曾存在以云梦大泽和江、汉、澧诸水为枢纽的连城邦国与交换贸易网络,并据此断言中国历史上的夏商王朝起源于长江中游。许宏对此观点的立论基础和方法论提出质疑,认为长江中游的聚落考古遗址的出土资料尚不足以证明该地区的文明起源早于传统的夏商文化起源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