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从汉初政局看文帝几杖安天下


    刘邦建立汉朝后,分封的诸侯国成为当时政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朝廷与诸侯国之间既相互依存,又存在矛盾和斗争。随着汉初异姓诸侯王被翦灭,以及吕氏外戚势力被清除,朝廷与同姓诸侯王之间的矛盾便日益凸显。汉文帝以藩王即皇帝位,对诸侯国的政策十分慎重。文帝初年,吴太子入侍皇太子(即后来的景帝),因骄纵不恭被杀,吴王刘濞从此“称病不朝”。文帝欲治其罪,后在吴国使者建议下赦免吴王,“赐吴王几杖,老,不朝”。自文帝三年(前177)来朝后,直到景帝三年(前154)起兵,吴王“不能朝请二十余年”。文帝之所以赐吴王几杖,乃是基于时局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也是朝廷对吴政策的关键步骤,集中反映了朝廷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文帝被迫安抚吴王
    高祖十一年(前196),刘濞被封为吴王。受赐几杖时,治吴已二十余年。吴地域广阔,“王三郡,五十三城”;土地肥沃,“民人随此畯种稻,不耕而获,其收百倍”。吴王在长洲泽建有太仓,“东煮海水以为盐”,“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铜城……相传吴王濞筑城于此铸钱”,生产规模巨大。吴王招纳逃亡,为生产提供劳动力,“佗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故而“国用富饶”。
    吴太子被杀,吴王与皇太子矛盾尖锐,从此不再信任朝廷。面对文帝的责问,吴王“为谋滋甚”,开始着手军事抗争的准备。面对强大的吴国,文帝通过安抚吴王,重建信任关系以避免战争。
    文帝与功臣列侯关系微妙
    文帝即位后,朝中宋昌、张武、薄昭等代王旧臣根基浅,力量单薄;功臣列侯势力强大,文帝在他们支持下即位,于是由陈平、周勃、灌婴等担任丞相、太尉。陈平卒后,文帝对功臣逐步树立威信,由敬重转向制约,“(文帝)益庄,丞相(周勃)益畏”。后颁布“列侯之国”令,强令周勃等离开京师。灌婴死后,文帝又治周勃之罪。文帝虽限制功臣列侯,却又不得不重用之。“三年,棘蒲侯陈武为大将军,击济北。昌侯卢卿、共侯卢罢师、宁侯遬、深泽侯将夜皆为将军,属武祁侯贺”;“四年,安丘侯张说为将军,击胡,出代”。灌婴之后,北平侯张苍继任丞相。诸将相皆列侯,当时在平息叛乱和抵制入侵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功臣列侯多是高祖的老臣,刘邦当时册封他们作为政权的支柱,“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国以永存,爰及苗裔”是列侯和刘濞等诸侯共同的利益,也是当年高祖的许诺。天子、诸侯和列侯相互依存制衡。列侯和诸侯都担心皇权过于强大,他们时常相互勾结,如吴王“行珠玉金帛赂诸侯宗室大臣”,棘蒲侯太子奇曾参与淮南厉王谋反。文帝需要功臣列侯的支持,此时如果诛杀吴王,严厉的政策可能会导致诸侯和列侯们的恐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