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比较与交流视野下的“大中古史”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6:11:40 光明日报 刘寅 参加讨论
6月26日至28日,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古典学与中世纪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办,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芝加哥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协办的“断裂与转型:帝国之后的欧亚历史与史学”国际史学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古代大帝国(汉帝国、罗马帝国和波斯萨珊帝国)瓦解之后,欧亚大陆经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断裂、延续和重新整合。这样一个历史时段,在西方史中习惯被视为是中世纪的开端;在中国史中,则对应着魏晋南北朝和唐的崛起,一些学者也称之为中国的“中古”。这次会议的主旨,一方面是让研究中国、西欧、拜占廷的中古史的专家汇聚一堂,意在突破传统地理视野的局限,把欧亚大陆的中古历史看成一个联动的整体;另一方面,因为受邀学者来自不同的学术圈(包括汉语、英语和德语),这次会议也是一次不同学术传统之间相互对话和借鉴的尝试。因此,“比较”(comparison)和“交流”(connectivity)成了三天里会议的关键词。虽然比较的思路在近年的史学界俨然成为热点乃至新的“学术增长点”,这次会议兼有如此大幅度的历史比较和如此大规模的中西史学传统对话,可谓一次具有高度开创性的学术实践,似乎孕育了一种欧亚“大中古史”的崭新历史框架的可能。 例如,牛津大学的拜占廷史资深专家郝华德—约翰斯顿教授在分析公元600年前后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时,虽然依然立足于自己熟悉的拜占廷和波斯,但同时第一次尝试利用《唐书》和《新唐书》的史料,把唐初和突厥纳入了讨论,因而引起在场中国唐史专家极大的兴趣和积极的回应。北京大学陆扬教授则通过把东罗马和中世纪伊斯兰的宦官形象作为对比纳入分析,从而清晰地揭示了对唐代宦官现象重新解释的可能。有的学者则提出了中西中古史比较和借鉴的潜在框架,例如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狄宇宙教授对中古“草原—农耕”关系,以及维也纳大学的波尔教授对中古“蛮族”问题的分析。在这种对话中,学者们愈发发现不同的学科背景对自己的帮助和启示,因而表现出强烈的交流欲。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大量“满铁”“极密”“特密”档案披露
- 下一篇:抗战:中国胜利的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