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勇:比较历史分析方法的当代复兴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7:11:4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花勇 参加讨论
比较历史分析源远流长。现代社会科学的奠基者,如马克思、亚当·斯密、托克维尔,都将比较历史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即使是在20世纪初期,社会科学分科之后,比较历史分析也一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中期,在其他研究方法的冲击之下,比较历史分析走向衰落,但短暂沉寂后又在20世纪60年代末迎来当代复兴。20世纪80年代以来,比较历史分析不仅仅在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兴盛起来,而且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发展起来。 复兴:1960年代末—1970年代末 比较历史分析的复兴,和整个美国社会科学批判反思是分不开的。二战之后,经济学致力于抽象的均衡理论,社会学和政治学对社会问题采取非时序性的分析方式,这些研究竭力想获得对客观世界的“宏观理论”,用简约理论架构来解释整个社会。针对战后社会科学研究的非时序性(脱离历史背景、忽视历史脉络)和过度抽象性,社会科学研究者开始反思,而比较历史分析对重大历史问题的精彩解释,使其重新回归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心舞台。 这一时期比较历史分析作品的主要特征表现为:(1)确立了比较历史分析的议题,后续作品都是围绕这些议题开展工作,提出新假设的;(2)关注大问题,但使用小样本进行情境化比较,没有过多涉及大样本的统计分析;(3)主要使用过程追踪方法,正是对二战后社会科学研究非历史性的反思和批判,比较历史分析非常重视时机、时序,突出事件是在时间中不断展开的。 兴盛:1980年代—20世纪末 20世纪80年代,比较历史分析进入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学者已经开始重视比较历史分析的自我身份,对比较历史分析方法的使用更加严格。关注议题包括:福利国家的发展、亚非拉殖民地国家建设、经济发展与工业政策、种族关系与国家认同等。除了获得学术大奖之外,比较历史分析开始在各个社会科学学科中占据越来越显著的位置,相关文章开始大量出现在重要社会科学期刊上。此外,比较政治分析文章读者的受众面不断扩大,不再限于专业学者。研究机构招聘雇员时,也非常看重研究者在比较历史研究方面的积累和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比较历史分析的复兴一扫二战之前比较历史分析被边缘化的窘境,使之重新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分析模式。这一时期的比较历史分析在研究设计、方法论的自我意识上不断提高。学者们对因果关系的找寻使用了历史描述、过程追踪、布尔代数和模糊集分析等方法,丰富了学术分析的工具,也使得因果推论更为可靠。 成熟:2003年至今 比较历史分析的成熟时期始于2003年,这一年詹姆斯·马洪尼和迪特里希·鲁施迈耶合编《社会科学中的比较历史分析》。该书汇集了当代比较历史分析的杰出代表,对比较历史分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了精练的概括和展望。最为关键的是,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比较历史分析自我身份的确立。在导言中,学者们旗帜鲜明地提出,当今比较历史分析已经具有了群体意识和学术共同体身份。尽管学者之间存在分歧,但大家都愿意聚拢在比较历史分析之下。这种学术身份的认同,标志着比较历史分析走向成熟。在这本由众多知名学者编撰的比较历史分析著作中,学者们的目标非常明确:除了清楚展示比较历史分析的发展过程,就是要回应对比较历史分析的怀疑和批判。 特定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比较历史分析学者认为,所谓比较历史分析是一个长期的知识工程,这个知识工程的目的是解释重大的实际后果。比较历史分析的研究对象是大问题。社会科学奠基者所指称的大问题包括现代世界的结构和演变,如资本主义诞生、资本主义阶级结构。而当代比较历史分析学者所关注的大问题包括: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体系崩塌和福利国家重建,信息技术和新生产方式引发民族国家和国际社会变化,亚非拉国家经济增长成功或失败,现代化早期西欧国家发展不均衡,当然也涵盖了资本主义的演变、工人运动的转型和命运等。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关注大问题的研究都是比较历史分析。比较历史分析的大问题针对具体案例,这些案例展现出足够的相似性,从而可以进行相互比较。比较历史分析尤其不会去寻找包含所有案例的普遍真理。在比较历史分析看来,如果比较研究要寻求解释所有案例的普遍真理,这种研究是非历史的,将时间抽离了,完全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情境。 比较历史分析学者提出比较历史分析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关注因果关系、重视时间过程、针对小样本使用系统比较和情境化比较。比较历史分析要去发现和解释因果关系。弄清重大后果的因果关系,是比较历史分析的重要研究任务。找寻因果关系是比较历史分析的核心,这些因果关系需要经过仔细的甄选和检验。这是比较历史分析区别其他大问题研究方法的标志。比较历史分析认真对待时间过程,解释历史时序。在比较历史分析看来,社会革命、农业商品化、国家形成等事件都是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的,绝不是发生在固定时间点的静止事件。比较历史分析对相似案例和相异案例进行系统化和情境化比较。比较历史分析关注的都是小样本,这就使得比较历史分析会对案例进行非常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求深度描写事件展开的时间过程,清楚展示因果关系。而且,关注小样本,使得比较历史分析能在迭代分析中自由来回于理论和历史,从而有助于提出新概念、发现新观点、优化现有理论假设。比较历史分析对案例的深度了解有助于研究者探究自变量在异质案例中如何发挥不同的影响,也就是有助于学者们所称的情境化比较。 总体来看,现代比较历史分析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的先锋人物,如摩尔、斯考切波、亨廷顿等人,打破当时社会研究的非历史性,对政治现象的社会根源进行了长时段的追寻。这标志着传统比较历史分析意识的觉醒和现代比较历史分析的萌芽。第二次浪潮中,比较历史分析文章频繁见诸社会科学重要杂志。这些文章不仅赢得了专业研究者的兴趣,也吸引了普通大众的注意。第三波浪潮的最典型标志就是《社会科学中的比较历史分析》一书出版,比较历史分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学术团体和学术身份认同。在方法论上,研究者进行了更为精细化的深耕和创新,使比较历史分析成为与理性选择分析、文化分析、统计分析并肩的研究方法。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黄渼婷:再思中西文化会遇的方法论
- 下一篇:敦煌文化遗产:盛世风采肇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