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经济与布罗代尔的现实情怀(6)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6:11:36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 赖国栋 参加讨论
三、现时的关照 有学者指出,总体史“是布罗代尔史学思想最根本的特征,是其灵魂所在”。[21]在这种理论前提下,总体史是一个新颖的概念,但方便操作落实吗?法国大革命史专家弗朗索瓦·菲雷( Furet)说:“总体史的观念是难以捉摸的。……总体史只不过表达出要提供一种更完整的视野,一种更彻底的描述,一种更综合的解释……”[22]美国思想史家阿兰·梅吉尔(Allan Megill)则指出:“布罗代尔的地中海总体画面根本就无法统一起来:最明显的是,他的三个时间层面(分别表现在该书的三个部分[经济文明、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只是存在一些细微的关联而已。”[23] 面对这些批评,我们该做何种反思?关键还是在对总体性或整体性问题的理解上。约瑟夫·祁雅理说:“一个结构就是把其中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的整体或模式,……它只能被理解为是从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而它的整体性则是以把这些部分联系在一起的规律和原因为基础的。”[24]这样看来,布罗代尔所谓的总体就在于对规律和原因的探讨上,建立在“底层结构”“深层结构”上,而不是建立在对包罗万象的主题及对它们的概括上。因此,布罗代尔强调“总体结构(即文明)的类型”是不可通约的,是选择的结果,且与时代语境相连。[25] 美国史家汉斯·凯尔纳指出,布罗代尔的著作是现时的史学作品,又是审美现代主义的著作,体现“在形式或主题上,同时还是一种对自我质疑的表达以及对理解历史所惯用方法的讽刺的现代主义”。[26]要理解这种现代主义,先得从布罗代尔所反对的短时段入手。首先要把他的著述与他的过去经历联系起来。那么,应该注意的是布罗代尔在起草经典名作《地中海》时,正被关在德国高级战俘营。布罗代尔反对事件,转而强调长时段,与他的这段经历分不开,因为他希望从长时段的理解中找到某种命运的出路。布罗代尔于1940年6月29日遭监禁,直至1945年5月2日才得到释放。他先是关在纳布里萨克,又押至美因兹,由于主张高卢自主论,后来转至吕贝克。布罗代尔所在的关押营,不仅有法国人,还有英国、波兰军官,他在这里与一些历史学家建立了友谊。⑤根据《日内瓦公约》,战俘在监狱中可以继续进行研究或教课。他自己在60年代就承认:“当我想到个人的时候,我总是很想看见他被囚禁在他自己勉强制造出来的命运里,被囚禁在一幅在他的前后构成了长期的无限的远景的风景画中。”[27]彼得·伯克也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发人深省的是,布罗代尔不止一次使用了监狱的隐喻。在他的笔下,人类不仅是其自然环境的囚徒,而且是其心性框架的囚徒。”[28]1972年,布罗代尔再次强调:“监狱是一所好学校。……假如没有这种监狱生涯,我肯定会写另外一本风格不同的书。……对于我来说,甚至在今天,这些就是给任何历史景象以界限与形态的线条。”⑥从他反复强调的“监狱”隐喻中,我们发现他心头存在一种难解的忧郁、悲观情结,以至于后来他干脆承认自己持一种“悲观主义”的人生观。⑦ 布罗代尔主张长时段与历史、命运相连,因此有必要了解他的怀旧情结(nostalgia)。怀旧是什么?怀旧是个体记忆者自身含有的一种有情感的记忆,是对过往记忆的一种美好回忆,同时也是对现代化进程所造成的心理“重负”的一种反应。从词源上说,nostalgia是nosteoo(安全地回家)与algos(疼痛)这两个词素的结合。在20世纪,怀旧情结更多地用来形容心理上的疾病。后来,布罗代尔积极参与了吕西安·费弗尔创办的《二战史评论》,尤其是发起了关于集中营生活的集体调查,以回应这段战俘营的经历。⑧博伊姆认为,修复型的怀旧唤起民族的过去和未来,反思型的怀旧则更关注个人的记忆。按照这种说法,布罗代尔更倾向于通过反思型的怀旧走向修复型的怀旧。[2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