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希腊化文明、丝绸之路与文明互动


    希腊化文明是在亚历山大帝国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混合文明,它的出现和形成本身就是希腊古典文明与古代埃及、西亚、印度诸文明互动的结果。希腊化文明之所以能在消失了近两千年后重新受到学界的重视,同样是由于它与当时和其后的东方文明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联系与互动,在这些文明中留下了比较清晰的印记。甚至在地处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希腊化文明的信息和遗产在古代文献和历史遗迹中也依稀可辨。这种具有“全球性”特点的文明互动,显然与这一时期从中国通向地中海世界的丝绸之路全线贯通有关。帕米尔以东丝路主干道所通过的地区,恰好是这一文明曾经存在和影响的区域。入主这一地区的民族完全有可能最先接触或接受希腊化文明遗产。
    希腊化与希腊化时代
    所谓“希腊化”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二世在位时组织编译的希腊语《圣经》中,指非希腊人说希腊语,过希腊人的生活。但将此词赋予一个时代,则始于19世纪德国历史学家德罗伊森,他在皇皇三大卷《希腊化史》中首次使用“Hellenismus”来描述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们创立的时代。他的“Hellenismus”一词,既指这个时代,亦指这一时期希腊文化的传播及其与东方文化的融合。这个词一出现,即被西方学界所接受。但由于英语中“Hellenism”更多指的是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化特征,后来就用另外一个形容词“Hellenistic”作为对希腊化时代的专用称谓。现在通行于英语世界的“Hellenistic Civilization”翻译成中文就是“希腊化文明”。强调时代的“Hellenistic Age”(希腊化时代)和强调地域的“Hellenistic World”(希腊化世界)均由此而来。但在这个时代的时间起止、这个文明的性质上,以及这个世界的构成上,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一般通行的观点,是把亚历山大之死(前323)视为希腊化时代的开始,言外之意是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仍然属于希腊古典时代的范畴。希腊化时代的下限一般定于公元前30年埃及沦入罗马帝国之手,最后一个希腊化王国灭亡之时。
    这样的划分能否成立,主要取决于如何给希腊化时代定性。如果把它看作一个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大碰撞、大交流、大融合的时代,实际上从亚历山大踏上亚洲大地的那一刻起,这样的进程就开始了。亚历山大开始东征的公元前334年,就可视为希腊化时代的开始。亚历山大一路上不断被东方的文化传统所吸引,先是去拜谒埃及的阿蒙神庙,将自己视为“阿蒙—宙斯”之子,后来又接受波斯的宫廷礼仪,并要部下给他行跪拜礼。他任命波斯人担任总督,将波斯人纳入自己的军队,倡导与当地妇女通婚。当然,这些东方化或波斯化的做法引起了部下的不满,但表明他在坚持希腊文化正统地位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统治政策。这些东方化的政策与其说是对东方文化的接受,不如说是统治异族的需要。
    亚历山大在征途中建立了数十个以他命名或由他命名的希腊式城市,标志着希腊化世界城市化运动的开启。这些城镇后来有相当一部分成为了丝路重镇和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中心。亚历山大英年早逝,帝国分裂,但希腊—马其顿人统治这个世界的格局并未改变。他的后继者经过数十年的争斗,最终三分天下。除希腊本土的马其顿王国在公元前2世纪中期被罗马征服之外,其余两个统治东方之地的塞琉古王朝和埃及托勒密王朝都坚持到了公元前1世纪的中期或末期。塞琉古王国虽然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由于帕提亚王国和巴克特里亚王国的独立,失去了对伊朗以东所谓“上省”的控制,但帕提亚的统治者自称是“爱希腊者”,对希腊化文化几乎来者不拒,是一个非希腊人统治的半希腊化国家。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建立者就是原来该地的希腊人总督,该王国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家族的统治,直到公元前2世纪中期被从中国西北地区而来的月氏人所取代。早在公元前2世纪前后,此地的希腊人就开始进入印度。虽然他们孤悬遥远的东方,不得不接受印度文化,但直至公元前后最后一个印度—希腊人王国消失,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传统,这一点已被其发行的希腊式钱币所证明。公元前30年,三大希腊化王国之一的托勒密埃及被罗马征服,标志着希腊化时代的结束。
    作为这一时代的文明形态,从整体上看,希腊化文明在公元后的欧亚大陆上确实是不复存在了,但文明的影响不会中断,文明的遗产还在传播延续。希腊语、希腊式钱币、希腊艺术、希腊人原来建立的城市都还在西亚、中亚、印度长期存在,或被利用,或被模仿,或被改造,或被发展。所以,就希腊化时代而言,公元前后作为它的结束和下限是成立的,但就希腊化文明的影响而言,可以说一直延续到7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