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上海文化魔力的前世今生(2)


    从文化聚集地到辐射源
    在逐渐成为东方商业巨埠的过程中,上海作为文化中心的地位也得以形成。这座城市长期以来不仅是“东方的巴黎”,而且是西方文化输入的中心和中国新闻出版业的中心。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促进下,大众文化、高雅艺术、人文自然科学等空前活跃,学者、艺术家、小说家、影片制作人、报人、出版人纷至沓来,逐渐成为国内文化的聚焦之地。
    民国以后,戏剧、电影、小说等形式的大众文化得到有力推动,谴责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通俗文学风行上海,电影成为新的大众流行文化形式。上世纪20、30年代以后,上海的文学成就备受关注,堪称中国现代文学中心,不但是文学作品出版发行中心,而且也是文学创作中心。文学研究会上海分会、创造社、左联等文学团体和组织活跃在上海,引领着全国文学风气;鲁迅、茅盾、巴金、叶圣陶、丁玲、萧红、郁达夫、林语堂等齐集上海,彰显了上海的强大文化集聚功能。
    21世纪的上海,尽管在文化中心的地位上不如民国时期,但它作为各种文化的聚集之地功能和地位并没有改变。现实证明,上海正在越来越多地扮演文化辐射之源的角色。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就明确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中心的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建成高水平的、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交流中心的近期目标。同时,有关方面还在城市公共文化场所和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文化设施建设方面,都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上海在大规模文化设施建设、经营文化产业、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进一步获得了成果。上海蓬勃的都市文化,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活力和魅力所在。
    从文化商业到文化事业
    商业和文化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这在上海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很好的诠释。上世纪30、40年代,上海的文化产业规模相当大。当时,上海的出版社、电影院、戏院数量位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
    “一流的城市一流的经济,一流的城市一流的文化。”今天的上海,有着浓厚的商业氛围,同时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发展,文化发展反过来促进经济繁荣,这是上海城市发展相互依托、同步进行的两条主线。
    近10多年来,上海对文化产业越来越重视,一些文化产业部门在寻找文化与市场的结合点上,做了成功的尝试,探索出符合上海市情的发展道路。在文化设施建设、媒体传播、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演出市场、电影发行放映、艺术品市场、时尚休闲、城市雕塑等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经验充分证明,文化不能脱离市场,市场因为文化支持而能够得到持久的动力源泉。文化和市场更好地结合,不仅能使文化机构或个人获得丰厚回报,也能够借助商业的力量,扩大文化影响。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适应文化大都市的要求,上海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增加了投入。一批重点设施工程,如上海大剧院、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体育场、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国际赛车城、上海虹口足球场、上海马戏城、东方艺术中心、上海话剧中心、上海美术馆陆续建成,徐家汇藏书楼重新开放。这些设施不但体现了上海作为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大都市风采,而且收到了良好的商业效益和文化效益,在文化交流和辐射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拥有历史积淀的上海,在商业发展和文化事业之间找到了合适的结合点,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中,二者相得益彰,确保效益的最大化。
    总之,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包罗万象的移民城市,吸纳和接受能力不断壮大。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只要有能力便可以在上海很好地生存、发展下去;来自各方的生活方式、文化,也能够在上海得以展现和融合,只要这种生活方式和文化能够为城市生活带来新意,并为市民所接受。这种宽容和包容,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或者可以归入人文关怀的意识。百年来它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今天依然是上海的鲜明特点,有助于吸引各地精英到上海发展和创业,也能够促进城市文化的不断发展、丰富,从而使上海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上都处于一种文化中心的良好态势之中,进而为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