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祖望与《明史》关系探论(4)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0:11:5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 段润秀 参加讨论
二、广泛参考资料,纠《明史》记载之谬误 《明史》作为一部清朝官修之正史,由于修纂时间过长、纂修人员屡易、参与人数众多、易代修史涉及忌讳等诸多原因,其间记载必定存在阙漏、谬误之处,全氏在广泛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参照《明史》记载,就《明史》记载谬误之处,一一进行详细考辨。如,他在《又题〈闲中今古录〉》中引黄溥记程仲能以文字之祸死,考辨《明史》误以为病卒。他说:“程尚书仲能以文字之祸死,见于存吾是录中,《明史》则以为病卒,误矣!《明史》经万丈季野之手,万丈精于榷史,而乡里先正事竟不能审,以是知史事之难。”①按,(明)黄溥,字存吾,撰《闲中今古录》。 全氏认为野史可补《明史》之阙,纠正《明史》之误,全氏还节录了陈槐(半湖)《闻见漫录》中有关明史的资料,独为一卷。② 全氏力辩《明史》记载郑成功“沉王”之说为非,他在《鲒埼亭集内编》卷30《明故太仆斯庵沈公诗集序》中认为“成功之卒也在壬寅,张苍水(张煌言)有《与卢牧舟书》,以成功既卒,海上诸臣议复奉王监国,是成功卒于王之前也。成功既卒,二岛为大兵所取,则南澳道断,王之不得薨于南澳明矣。”认为郑成功死于鲁王之前,显然不可能有“沉王”之举,同时依据沈光文诗文集、张苍水集的记载,认为鲁王死于康熙元年壬寅十一月,是死于郑成功之后,鲁王曾与郑成功同入台湾,故葬于台湾,墓前有太湖。此外,他还指出《阮夕陽集》记载鲁王死于顺治十七年庚子、死地在金门之说纯属误传。③由此可见,全氏考证鲁王死于郑成功之后,即死于康熙元年十一月,《明史》记载郑成功“沉王”之举为非,是正确的,而认为鲁王死地不在金门,则不正确,据1959 年发现的金门鲁王墓和《明鲁监国圹志》亦可明了。 检《明史》卷116《诸王传》记:“子以派嗣,十五年,大清兵克兗州,被执死。弟以海转徙台州,张国维等迎居于绍兴,号鲁监国。顺治三年六月,大兵克绍兴,以海遁入海。久之,居金门,郑成功礼待颇恭,既而懈,以海不能平,将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中。”④可见,清官修《明史》只记“成功使人沉之海中”,误将鲁王之死归罪于郑成功,显然是不正确的,且未详鲁王卒之年月及死葬之地。四库本《历代御批通鉴辑览》仍沿袭《明史》之误。(清)邓传安撰《明鲁王渡台辩》却对全祖望的观点予以反驳,他据《台湾外史》、《海上闻见录》诸书记载,认为鲁王死于顺治十七年庚子十一月,死地在金门,郑成功命令兵部侍郎王忠孝礼葬于后埔,论点显然是不正确的。他说: ……似鲒埼亭之表章张苍水尚书,未免抑扬过当。今不得援尚书祭王文“十九年节旄”一语,为薨在壬寅确证也。郑氏优礼遯荒诸贤,必不加害于其所左右之故主。王若非得正而殁,其子孙与郑氏不共戴天,断无始终相依之理。即此而“沉王之诬”已不足深辨,又何必改薨葬之时与地,以迁就附会而予诬者以口实?谢山其弗思耳矣。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34《又题〈闲中今古录〉》。 ②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24《跋陈半湖〈闻见录〉》。 ③(美)A.W.傅恒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清代名人传略》翻译组译《清代名人传略》上册(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82-383页“朱以海条”说:“……朱以海在张名振所谓卫护下再次逃至厦门,后又移至附近的金门岛,由郑成功提供财政支援,直到1653年他才废去‘监国’称号。从此,朱以海在复明的斗争中不再起作用,甚至1659年朱由榔恢复其‘监国’名义后也是如此。三年之后(1662)他死于金门。某些史料记载其死期时12月31日或23日,但据查继佐(见该条)的说法,是10月28日。”1959年,鲁王墓在金门发现。据台湾历史博物馆藏《明鲁监国圹志》记:“至丙申徙南澳,居三年,己亥夏,复至金门,计自鲁而浙、而闽、而澳,首尾凡十八年。王间关澥上,力图光复,虽末路养晦,而志未尝一日稍懈也。王素有哮疾,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距生万历戊午五月十五日,年才四十有五,痛哉!” ④张廷玉等《明史》卷116,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576页。 ⑤(清)邓传安撰《蠡测汇钞》之《明鲁王渡台辩》,台湾文献丛刊本。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张英聘:口述史与方志编纂
- 下一篇:韩锴:论方志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