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城市史研究能为旧城更新做什么


    因此,旧城更新和城市人文遗产保护的思路,就不能以散点分布的建筑保护为起点,而应从记录足迹的城市历史出发。以城市历史为基准,遴选在城市发育进程中曾发挥关键作用的地物和建筑作为保护对象,并且有意识地基于城市历史去寻访、发现和保护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建筑或街区,从而系统地保留城市发展的历史足迹。
     
    当下的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城市化。城市建成区大幅扩展,旧有的街道坊巷翻新改造。在此过程中,经济效率和文化传承发生着激烈的冲突,尤其是在旧城更新领域。目前,绝大多数旧街区在旧城改造中的命运,就是被摧毁推平,重作规划,建设新城,甚至原有的肌理不存一丝痕迹。少数拥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旧街区,从文物保护和公众展示的角度入手,走上旅游开发之路。但是,达到文物保护等级的旧街区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旧街区虽然呈现了当地传统的市井生活,但建筑年代尚不足久远,存世数量尚不及濒危,精美程度亦不及罕有,往往处于拆除和保护的中间境地。在追求建设速度和用地指标有限的压力之下,这逡巡两难一般都向着拆毁推平倾斜。
    在国家发出“千城一面”的警示、提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倡议后,地方又开始注重甄选历史文化街区,但保护和利用模式高度雷同,不外乎景区商业开发和引入创意产业等套路。模式的雷同,等价于创意的缺乏,暗含着保护动力的孱弱和价值认识的混沌。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旧街区还有怎样的价值?从这些价值出发,哪些旧街区值得保护?要保护旧街区中的什么?如何让旧街区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旧城的妥善更新直接端赖于这些问题的解答。
    城市本身是历史层累的结果
    城市,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容器。人类一直努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营建和改进居住环境。相比农村,城市的人口更为集中。集聚的人口有利于降低各种公共服务的成本,降低人们互相寻找和提供专业服务的成本,从而更为有效地改善人居环境。私家住宅、公共建筑、大小道路、服务设施,在城市中集聚的人口,便利地互相利用各自所能提供的服务,不仅包括衣食住行,也包括权利保护。在城市中,人们不断创造和实现着生活的梦想。
    人类梦想的实现,是一个基于自然、超越自然的过程。城市,作为一个人工构筑的生活环境,目的在于克服人类裸露于自然时所遭受的一些不利条件,譬如风、雨、寒、热。这些条件,换个角度,同时也就是人类生存所倚赖的空气流通、水分补给和热量交换。所以,城市是人类有限度地调节自然,令其顺应人居的一种装置。各地风土不同,因之对自然进行利用及调节的对象和力度也各有差异,城市为此也呈现出顺应自然的不同风貌。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们为集聚力量,结成合作、保护等各种社会关系。街区、宅形、立面,城市中的各类空间设置,既是对自然的调适,也是对社会秩序的表达。同时,空间的区隔反过来也成为人群交往的通道或是障碍,对社会关系的塑造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憧憬梦想的物质空间和社会关系与现实所直面者之间反复冲突、调和、互动、再生,是不断螺旋前进的一个过程。每座城市的样态,便是前述历史过程层累的结果,是地域文明足迹的凝聚集合。
    当代城市的快速发展,本质上是更快地不断提出新的人居模式。各种新模式的产生速度,快于旧模式的消亡速度,从而加剧了新旧街区的并存,形成更为鲜明的新旧对照。不可否认,新城区的建设,在建筑和街区两个尺度上都有相对于旧城区的优越性。但是,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达在便利了现代城市建设技术快速传播的同时,也易于导致超越地方风土特性的直接搬用,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这水土不服,可能是对当地水热条件的不适应,也可能是与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的不贴合。而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旧城区的生活样态却时常显露出适应新形势的柔韧性,随着人口密度的变化和现代生活的需求,不断萌生顺时调适的草根智慧。所以,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新旧城区就是不同人居智慧的体现,新旧城区的同时存在,给予了居民比较和选择的可能。他们的关系,更多的是并存互补,而非你死我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