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城市史研究能为旧城更新做什么(2)


    旧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的确,旧街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居住体验缺憾甚多。最简便的改造方法就是将旧城完全推平,凭借强有力的工程机械,以教科书为蓝本,规划和建设配备现代基础设施、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新城。这一做法初看并无明显不妥之处,但快速城市化的喧嚣尚未散尽,与之伴生的问题便已逐渐浮现。经由历史长期积淀而成的城市独特风貌被清除,旧城亦被同化为千城一面的新城景观。为改变雷同无趣的城市面貌,人们曾寄希望于拥有丰富想像力的建筑师。然而,一幢幢极具个性的建筑,单体纵有特色,置于周边环境之中,却显突兀粗暴。一座城市,若突兀此起彼伏,则变成了一座供人猎奇的“建筑动物园”。所谓突兀,就是与城市风土基底的不匹配,与城市居民审美意趣的不和谐。城市风貌的独特样态,蕴含着调适自然风土的历史智慧。城市居民的审美意趣,内化了城市长期积淀的文化品味。两者均隐含着城市居民所期许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
    为容纳新入城市的大量人口,新城不断建设。然而,在此过程中,新城也应该给进入城市的人们带来预想中的幸福感,不能让人们在享受现代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感到现代城市空间所带来的人情淡漠。“记住乡愁”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语境中被提出。这一提法,表面上是对往日生活场景的一种怀念,实质上还是对未来舒适生活的一种追求。这种追求以“怀旧”的方式被提出,提醒了我们当前的城市建设仍有不适应人们实际需求的地方,而这些需求在历史上曾有过智慧的解决之道。
    在此意义上,依然人来人往的旧街区就是活着的历史智慧。这些智慧,不仅是建筑样式、街区布局,也包括了居民的空间利用、生活样态。并且,因应着居民的多元,这些智慧背后蕴藏的美学和伦理等人文价值也具有鲜明的多元特色。不同居民的知识背景不同、收入层次不同、价值观念不同,他们在长期微观实践中磨合出的居民交往模式和社会生活样态,构成了一种能包容多样价值观的整合形态,成为城市风貌和城市精神的基本物质依托。有怎样的人群聚合,就会建成怎样的城市。城市独有的发展脉络和潜能后劲即蕴藏其中。所以,旧街区需要传承的核心是生活和交往的历史智慧,对建筑和街区等物质形体的妥善安置应当在此观照之下。
    但是,实践中的旧城更新大多并没有将居民生活和交往的历史智慧作为传承的核心,将旧城完全拆除推平的做法自不待言,但已顾及文脉传承的旧城更新有些也只是片面地着眼于建筑形体和文化意象,在操作中逐渐异化了旧城更新的核心价值。近年来,各地出现的非全拆型旧城更新,最常见的做法是依托旧街区中的若干文保单位,基于对旧时风貌的想象和市场需求进行街区和宅院改造,强化传统元素表现,增加现代商业设施,建成观光商业街区。另一种常见的做法是依托工业遗产,保留旧建筑的基本框架,重做内部分隔,适配城市产业的升级换代,辟为创意园区。
    前述两种模式已成为各地旧城更新的常规思路,但其实施条件其实颇多特殊性,旧城中更多的还是既非文保单位,亦非工业遗产,却具时代特色,居民依然往来的生活街区。路口的点心铺,街角的皮匠摊,楼下的龙门阵,邻里的饭菜香,这是城市中最本真、最具烟火气的地方,也是一座城市社会风貌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此类街区中建筑稍具特色者,已开始被纳入“修旧如旧”的保护和再利用,开发为高级商品房或酒店式公寓、工作室单元。但其中一些具体做法,受到了规划和建筑学者的诟病:“修旧如旧”有时会被替换为摹形重建,只是利用了原址旧宅中的一些美学和历史元素,宅形和容积率等均瞄准目标客户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虽然这样的更新已有了城市人文遗产保护的意识,但被视为城市人文遗产的只是特色建筑,没有包括居民生活。这样的街区更新,实质上切断了城市的人文脉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