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索尔兹伯里重走长征路(2)
http://www.newdu.com 2025/05/17 06:05:52 文汇报 周渊 参加讨论
“非险不乐”的长征路 索尔兹伯里自称“天下风云一报人”,以“非险不乐,事业乐趣在险中”为人生信念的他,在76岁高龄以一颗依靠起搏器跳动的心脏,亲自完成了他笔下“红军男女战士用毅力、勇气和实力书写一部伟大的人间史诗”的旅程。 从《西行漫记》种下对长征的神往,踏访长征路的夙愿在索尔兹伯里心中深埋近半个世纪,直至斯诺去世、尼克松访华的1972年,索尔兹伯里向周恩来提出踏访长征路的请求,而“长征之门”直到1983年8月才敞开。其间,他作为中国观察者,走访中国各地,先后出版了《在中国周围》和《中国100年》两本著作。 秦兴汉的日记显示,1984年4月5日,经历了两天等待,索尔兹伯里一行人乘坐的航班于12时30分飞往江西南昌。“这代表了他访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足迹的夙愿开始实施了。”索尔兹伯里开始了日以继夜的工作,白天采访、考察,到了晚上则边苦思冥想,边用便携式打字机整理采访素材。而秦兴汉肩上的担子也不轻松:时年59岁的他患有腿部静脉曲张,而陪同外宾既要保证安全,也要注意方法。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秦兴汉回忆,两个多月中,他们一行人爬雪山、过草地,其中的艰险难以描述,“躲过的车祸自不必说”,最惊险的莫过于皎平渡之行,去时在15公里多的山路上徒步行军,索尔兹伯里摔了好几个跟头。返回的时候就更难了,开始用担架抬,因山路难走,不行,后来改为骑马,“临时找来的马没有马镫,以简易竹圈替代,马鞍则用医用胶带绑着凑合用。”索尔兹伯里认为此行是踏访长征遗迹中最令人难忘的一页:“不亲自到长征路上看看就不能深刻理解红军,也不能深刻领会长征的意义。” 最“苦”的事情还在后头,第二天,索尔兹伯里便因过度疲劳和兴奋导致心脏病发,困在了长征路上。危难之际,经西昌和成都两地医生的救治和呵护,仅一周便康复出院,执着地继续上路。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流金岁月
- 下一篇:爱国将领吉鸿昌“作官不为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