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樊锦诗: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被称为“敦煌的女儿”,这五个字表达了她与敦煌的血脉相连、心犀相通。她常说:“人类的敦煌,要让人类了解,敦煌历史文化只有为人们欣赏,才能在激发人们热爱敦煌文化艺术的同时,自觉地保护敦煌石窟。”

 
    在许多场合,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一出场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焦点人物。衣着朴素简洁,举止大方沉稳,语言清晰准确而毫无虚饰的她,既有江南女子的细致与温和,又有多年扎根西北的坚毅与朴质。
    樊锦诗,浙江杭州人,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兼任中国吐鲁番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甘肃敦煌学学会会长,兰州大学历史系历史文献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研究。
    樊锦诗被称为“敦煌的女儿”,短短五个字表达了她与敦煌的血脉相连、心犀相通。平易近人的作风使人忘记了她的各种头衔,只将她当作博大而美丽的敦煌的代表。她提到最多的,除了敦煌遗产,就是已故的常书鸿、段文杰、季羡林等对我国敦煌学发展厥功至伟的先辈学者。
    1963年,樊锦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敦煌,至今恰好半个世纪。出身上海,求学燕园,扎根敦煌,空间跨度数万里。当年,在北京大学学习考古的樊锦诗读了徐迟的文章《祁连山下》。这篇当时激荡过千万读者心怀的文章,也在樊锦诗心中掀起片片涟漪,她以常书鸿、段文杰等前辈为榜样,愿将毕生心血献给敦煌。
    几赴敦煌参加石窟调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白滨回忆起1964年初见樊锦诗的印象:“一个上海姑娘,瘦小的身材,精明干练、风华正茂。”
    鸣沙山下,大泉河畔,茫茫戈壁,千佛为伴。数十年西北的风霜雨雪,足以将风华正茂变作双鬓染霜,但心中信念却如饱经锤炼的真金,愈久弥笃。居陋室,喝苦水,餐风沙。从实习生到院长,樊锦诗见证了敦煌研究院的发展与进步。在她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开创了我国石窟遗产保护、研究的多个“第一”,在科学管理、科学保护、国际合作、数字敦煌、人才培养等方面硕果累累,为国内同行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樊锦诗数十年专心于敦煌石窟考古的研究。在她的主导下,敦煌研究院首先开始了我国文化遗产的对外合作,不断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和技术;率先开展了敦煌壁画遗产数字化工作,为保存敦煌石窟找到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在她的主导下,敦煌石窟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较好地解决了敦煌石窟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之间的矛盾,使保护和开放得到协调发展。在她的主导下,基本建成有较高素质的多学科人才队伍,为敦煌石窟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在石窟考古方面,樊锦诗先后撰写了《莫高窟北朝洞窟分期》、《莫高窟隋代洞窟分期》、《莫高窟唐代前期洞窟分期》等多篇论文,制定了《〈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编辑出版规划》,主持编撰了《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中国敦煌》、《敦煌·真实与虚拟》等。
    在石窟保护管理方面,樊锦诗推动了《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的起草和制定,主持制定了《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撰写了《敦煌莫高窟环境演化与石窟保护研究》、《莫高窟游客承载量及开放对策研究》、《敦煌莫高窟保护管理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等多篇石窟保护管理的学术论文,并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并推动多项国际合作保护项目。
    樊锦诗常说:“人类的敦煌,要让人类了解,敦煌历史文化只有为人们欣赏,才能在激发人们热爱敦煌文化艺术的同时,自觉地保护敦煌石窟。”
    “没有这份热爱,不会来敦煌;没有这份热爱,来了也会走。”以樊锦诗为代表的“敦煌人”怀着庄严的责任感——继承常书鸿、段文杰等先生开创的事业,薪火相传,最大限度地延长敦煌这笔举世无双的文化遗产的寿命;“数字敦煌”使石窟得到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将敦煌博大精深的内涵揭示给世人,把无价瑰宝留给子孙后代。

 
    樊锦诗主要学术经历:
    1963年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
    1977年 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
    1982年 获聘文博馆员职称;
    1984年 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1988年 获聘副研究馆员职称;
    1993年 任敦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1994年 获聘研究馆员职称;
    1998年至今 任敦煌研究院院长;
    2007年 获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