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潮学研究:认知中华文明的一把钥匙


    韩江三角洲与其他河口三角洲组成了潮汕平原。在这里生活的潮汕人超过1000万,迁居海外的潮汕人也有1000万以上。地狭人稠的资源环境,培养了潮汕人的创造、开拓和冒险精神。潮汕人经营海洋、到海外谋生,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在手工业上精雕细琢,在商业上更是精打细算,形成了中华文明中独具特色的潮汕文化。
    20世纪90年代,首届潮州学国际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一个新的地方学——潮学的兴起。近年来,潮学在形塑潮汕历史文化、方言、戏曲、华侨等研究领域均有建树,国际关注度很高。
    韩山师范学院校长林伦伦表示,提及潮学研究,就不能不提饶宗颐。林伦伦认为,潮学概念的提出有几个重要的时间点。1989年,饶宗颐在第五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澳门)上发表专题演讲,诠释了儒佛交汇的潮人文化传统,鼓励人们寻求新的知识,继承唐代常衮、韩愈两位地方刺史“兴学”精神,发展学术研究,这样才能使潮人传统文化有更加灿烂的成果。1991年,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以“潮州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为专题,在汕头大学召开第十一届年会暨潮汕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研讨会。饶宗颐在会议发言中表示,此次会议将潮州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研究提升至全国性的层次。1993年12月,“首届潮州学国际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饶宗颐发表《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何以要建立“潮州学”》一文,正式提出“潮州学”(也称“潮学”)的学科概念,论述了其内涵;同时,对潮学的族群研究、考古、戏剧、方言、海外拓殖史等几大研究领域均进行简明扼要的论述,这为接下来的潮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潮学研究》杂志在潮学概念提出的这一年创刊。创刊号云集了饶宗颐、杜经国、姜伯勤、蔡鸿生等一批学者的研究论文。此后成立的潮学专业研究机构,包括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潮学研究中心、香港饶宗颐研究院等,主要从事学术文化研究与传播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批中青年学者的成长,给潮学研究注入了新的力量。这些人有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广州大学、韩山师范学院及海外研究机构的潮籍研究人员,也有关注潮汕区域社会的国内外学者。通过国际潮团总会下属的组织,开展相关研究活动。
    对于当前潮学的研究现状,韩山师范学院教授黄挺认为,潮学研究不应该局限于潮汕本土,应给研究者提供广阔的研究空间。中山大学教授陈春声认为,潮学研究不仅要弘扬地方文化,更要做有很强学术对话能力的工作。陈春声在《从地方史到区域史——关于潮学研究课题与方法的思考》一文中提到,从地方学到区域史,“把‘区域’理解为一个分析的工具,其实就是要把‘区域’跟‘人’联系在一起。”“当‘区域’跟‘人’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区域’这个词就不是地理的概念,而成为一个与人的思想和活动有关的分析工具。”目前,潮学研究正在从更深层次参与到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去,它将成为深入认知中华文明的一把钥匙。
    (武勇/整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