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古文书学”将极大推动中国史学研究创新与发展(4)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8:11:33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记者 钟义见 参加讨论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孙继民研究员作主题发言。本网记者 钟义见/摄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孙继民研究员则认为,实有文献生成于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时代,尤其是上世纪40年代、50年代以后的文献更是纯粹的白话文。但是,在太行山文书的年代构成中毕竟以新文化运动之前的文献为大宗,上世纪40年代以前,文言文和伴随着文言文形成的书写习惯、用语习惯、行文习惯、理解习惯在社会各阶层中仍然保存着巨大的影响,仍然渗透在各种文体之中,研究这一时期的文书文献,理所当然离不开古文书学的知识和思维,更离不开古文书学的方法和手段。即使是研究50年代以后的纯粹白话文简体字的文书文献,虽然在理解文书文献的文义上已经基本不存在文字障碍,然而在研究方法、研究原则和研究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借鉴古文书学早已成熟的经验、做法和路径,因为包括甲骨学、简牍学、敦煌学、黑城学(西夏学)、徽学等在内的古文书学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发展和提升,早已形成一套整理古文献行之有效、自成体系的理论、方法、经验和流程,太行山文书无论属于文言文的抑或白话文的文献,其本质上都属于历史文献的范畴。这就是以古文书学的视野审视太行山文书研究的原因所在。当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古文书学”是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同仁鉴于近年简帛学、敦煌学、徽学以及黑城学等新学问新学科获得充分发展而又各自为界、畛域分明,试图加以整合融汇以推进新资料新文献研究深度而提出的新思路和新视野。这一新思路新视野对于融入古文书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TRUTH”史料还原九一八事变真相
- 下一篇:人竹共生:古代江南文人与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