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焉葆:“汉家”神化与汉魏之际政权竞夺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7:11:13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冯渝杰 参加讨论
西汉和东汉长达四百余年,在文化、制度诸多方面颇具开创之功,最终却以禅让的形式结束了自己的存在。汉魏禅代何以成为可能,东汉坍塌的原因在哪里,长期以来,众多学人勠力求之,兴味不减。 禅让核心在于移交天命 汉献帝禅位诏书等大量史料反映出,禅让的核心在于天命的移交,即汉帝国之“命”被剥夺。这意味着,汉魏禅代的前提是汉帝国有“命”可夺。换言之,其政权的合法性仰赖“天命”而立。最深层次的秩序,往往根植于人的精神或信仰领域,只有从宗教或神学的角度探讨“汉家”之“命”何以建立,为何最终面临更替,才可能回答东汉秩序的解体问题。 依此逻辑,需要检讨“汉家”之“命”的建立途径与过程。“汉家”即汉代的“天下一家”,应成为该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日本学者尾形勇曾详细探讨了汉代文献广泛提及的“汉家”一词,辨明其与“皇家”、“刘氏”、“帝室”等词的关键差异,认为“汉家”具有筑基于私“家”但又超越私“家”之“公”属性,此论甚确。然而,“汉家”之“公”如何可能,尾形勇却未予深究,而这正是解答“汉家”秩序解体的关键。一言以蔽之,“汉家”的神性是保障其获取超越私“家”之“公”属性的根本因素。因为神性的信仰本质,必然要求个人经验之剔除及纯粹的归附式认同,所以神性的注入无疑是确立全新的“家”之秩序的最彻底方式。由此,一整套超越于万千私“家”,却又为其所认可的“天下一家”的话语表达,亟待加强、完善。 谶纬是赢取天命的关键 在灾异学说业已盛行的汉成帝、哀帝时期,谶纬以神秘的信仰形态,通过高扬汉之建国神话(高祖感生、异貌及河图受命等)、铸立“汉家”神统(“尧后火德”说的确立)以及转接灾祥征兆之论的方式,最终完成了建基于“家”却以“无家”为基础的“汉家”神学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先秦以来的“天下为公”构设。然而,“汉家”神学在保障“汉家”之“公”的同时,也开启了天命神权的竞夺。两汉之际,“篡汉”与“复汉”相继上演,经过一轮“绝而复属”的小循环,神权再次归拢于“汉家”。在此过程中,“窃汉”与“复汉”者无一不援引谶纬,以证其为天命所系,这说明谶纬是掌握人心、赢取天命的关键所在。 谶纬的注入使得“汉家”的神学属性骤然加强,从此“汉家”的体魄中生长出“公”的灵魂——天命。在灾祥征兆体系中,天子被天命选中,代表众人对天负责。同时,所有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角色,参与天下这个大“家”。推演、预测天命成为关系国运的“天机”,国家因之设立专职人员,民间亦不乏窥测天命者。故而,符命、谶纬、星象、灾异之说大兴,太平祥瑞证其天命所归,灾变异象预示天命转移。“汉家”的“公”系统正是凭借这些知识与信仰,才得以有效运转起来。“汉家”神学的完成,无疑意味着一个与“天命”紧密联系的神圣国家范型的铸成。同时,“汉家”之“命”能够依凭谶纬予以推演、预测,这成为汉末党人、隐逸以至黄巾之所以最终推动汉魏禅代的逻辑起点。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柯娇燕著作存在诸多史实错误
- 下一篇:引领当代史学发展 推动中国史学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