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天命焉葆:“汉家”神化与汉魏之际政权竞夺(2)


    “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
    汉末,各种代汉思潮暗涌,呈现众流汇聚之势。首先是五德终始说、谶纬神学,其次是原始道教神学、“终末”论说。两汉之际的天命(德运)之争,是谶纬神学注入“汉家”内涵后的首次社会回响,“黄家代汉”思潮则是谶纬神化“汉家”后再次酿起的危机。由于五德终始说尤其是原始道教神学的汇入、推动,这次危机最终导致了严重后果。无论清流、党锢的公开抗议,抑或隐逸之士看似无声的反抗,还是原始道教团体的大规模抵抗运动,无不深受谶纬之影响。
    汉末抵抗运动之所以具有共通基调,还在于谶纬神学、原始道教与五德终始说的奔腾、汇流,及其对“汉家”之德运天命的冲决。清流、党锢从守卫理想的“汉家”乡约秩序出发,以经学、谣谶为舆论武器,对侵吞“汉家”公权的外戚、宦官发起正面抗争,以扫除“浊流”,“澄清天下”。远离政治中心的隐逸群体则以图谶(图纬)、灾异、星占、推步、风角、黄老、道术等为武器,以讲学授徒、著书立说、卜筮卖药、乡里教化等形式,广泛参与民众生活。质言之,他们凭借“话语权力”,对社会舆论产生导向作用,以达到解构“汉家”之目的。例如,山林隐逸之士徐稺认为汉运将终,非人力可以挽回,故宣言:“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桓、灵之间,诸明图纬者,皆言‘汉行气尽,黄家当兴’。”
    黄巾军走上反汉之路
    最后予“汉家”以致命一击的,则是原始道教的代汉神学及“终末”论说。《太平经》作为汉末祈望“太平”思潮最集中、最直接的表达,亦对黄巾运动构成明显有力的思想支撑。可以说“太平”祈望既是连接黄巾运动和《太平经》的核心要素,亦是促成二者繁茂生长的思想生态。《太平经》所描绘的“国家”愿景及相关思想要素,与黄巾看似矛盾的诸种行为,及其祈望更新天地、招致“太平”的宗教理想,皆深相契合。黄巾最终走上与“汉家”相难的道路,根本原因在于黄巾的救世神学发生了由“辅汉”而“代汉”的变化,另寻应天受命之“真人”,继而佐其代汉、解除灾异、获致“太平”。
    综上,谶纬神学树立了汉家之“命”,相当程度上构筑了汉代的国家神学,塑造了“汉家”之“魂”。原始道教则接续谶纬神学而发,传递了谶纬神学的接力棒,在“汉家”趋于崩解之时,成为汉“魂”的承载者。原始道教以追寻“太平”理想秩序为目的,对汉魏之际的历史变迁产生了不容低估的影响。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