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一个威尼斯商人的东方之旅(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9:11:01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筵苗冬 参加讨论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伊懋可(Mark Elvin)先生在序言中所指出的,该书使用的最核心的方法是比较研究法。实际上,作者尤其注重马可·波罗的记述与中国文献的对比。在讨论元代的纸币、贝币和盐的流通时,都专设一节对马可·波罗的记述与中文资料进行比较。作者多次强调这两种来源完全不同的材料令人惊奇地一致、契合,认为两者可以互相印证和补充。以纸币为例,马可·波罗的记述涉及元代纸币的生产制作、大小、颜色、面额等多个方面。作者依靠汉文史料,分时段详解了元代纸币的发行状况。在此基础上,列表对两者进行比较(参见第98—99页),对马可·波罗在其著作中提及的13种不同的纸钞面额进行比价换算,列举了中统元宝交钞等数幅元代纸币图样等,足见马可·波罗所言不谬。纸币颜色为黑色,尺寸大小随面额不同而改变,可用来作缴税、交易与付款等,也都与汉文史料的相关记载符合。另外,作者还广引西方、波斯和阿拉伯作家关于元代纸币的记述,通过比较后,认为马可·波罗的记述在中世纪的东西方作家中最为完整和真实,不仅在质量上高出一筹,在细节上也非常精确。作者总结道:各类怀疑难以成立,这位威尼斯商人确曾游历在大汗的国境之内。这种细致而可靠的比较,无疑使结论更加令人信服。 当然,以上研究方法的恰当运用,得益于作者驾驭多种语言文献的能力。对这两种材料的来源和背景,作者有着明晰的认识。首先,他采用一种新颖、系统和批判的视角对汉文文献进行了考察,无论是掌握的广度还是理解的深度都令人称道。这对于一个西方学者来说尤为难得。其次,他指出了《马可·波罗行纪》翻译流传的复杂性,强调文本的可靠性和原始性,并对西方学者(特别是意大利学者)关于《马可·波罗行纪》文本的最新研究予以了关注。凡引用文献,必参考多种版本,并指出其思维差别。这显示了作者扎实的文献功底。值得称道的是,作者还搜集了大量实物资料(如钱币、银锭等)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本书对学术史的梳理也值得称道。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对马可·波罗的质疑由来已久。故书中详细列举了有关马可·波罗来华真实性赞成和反对两方面的讨论。作者搜集利用世界各地学者的研究成果,力图将19—20世纪西方、中国及日本有关马可·波罗的研究全部囊括进来,并加以适当的评论,把握最新的研究动向。这反映了作者的国际视野,颇具前沿性。由于资料收集上的“竭泽而渔”,研究的结论自然更具合理性。总之,这是一本值得认真研读的新作。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 下一篇:中国史学研究要彰显“本土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