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史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4)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8:11:15 中国社会科学报 newdu 参加讨论
张海鹏(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自1995年蒙特利尔大会申办失败之后,差不多有10年时间中国史学会就没有再考虑这件事情。2008年的时候我们考虑应该向国际史学会申请,形成文字,正式送交。我和王育济同志联系后,徐显明同志和王育济同志一起到北京和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我提出来山东大学有没有可能来承办这个会。徐显明同志非常积极。我们就请徐显明同志和山东省委、省政府沟通,希望最后山东省省长能够给我们一个函,以便我们向国际历史学会申请。时任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同志很痛快,马上就以个人名义写了函,同时又以山东省政府的名义盖了大红章,给我们寄来了函件,表示完全支持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济南召开。 2010年8月,阿姆斯特丹代表大会最后投票表决,当时我就准备如果宣布未通过,我会要求发言,对这一决定提出批评。最终,会议主席宣布中国获得赞成票36票,超过半数以上,宣布通过中国申办请求,下一届就在中国济南开会。 实际上,国际史学会方面仍有疑虑。会后,我们做了细致的筹备工作,国际史学会负责人也多次到济南考察。我记得罗伯特秘书长说过,在阿姆斯特丹决定在中国济南开会的时候还是有一点担心;但是通过到济南几次考察,证明选择济南是正确的,相信在济南召开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一定可以成功。 本届大会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契机 张顺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根据我的观感,我认为会议在讨论过程当中要有同声传译,除了英文之外,还要准备法文的翻译。另外,会场在保持秩序的情况下应该是开放性的。 侯建新:对于这次会议考察活动安排,我想这个事情不要简单地看成是一个休闲,实际上这对考察者全面了解中国是非常有意义的。 方辉(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山东大学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组委会秘书长):关于这次会议考察活动,我们确实考虑到这一方面。而且这次有6个卫星会议的主办城市,除了济南之外还有5个。这几个城市都是体现山东文化、齐鲁文化包括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 王学典: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这个会议在中国召开,我个人建议至少有一个圆桌会议讨论二战的问题。这个会议是对二战史最有力的发声,严格地讲是最权威的一个平台。做得好,会形成一个宣言性的东西。我认为非常必要。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盘点国际史学发展三大新趋势
- 下一篇:东北抗联精神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