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早期文明的形成与本土化选择


    在全球视野下,不同地区的文化表现和成就,不应该仅仅被当成对这几大古文明发展的回应和影响,而应该作为不同的社会和文明化方式来认识和研究。事实上,从非洲撒哈拉到太平洋群岛,每个地区的新石器传统都支持了人口增长、礼仪和艺术传统的发展。
    
    古人常用“不辨菽麦”来形容一个人的智慧未开,但这多少也给考古学家提供了一条路径,以进入“天地剖判”、“混沌初开”的早期文明。
    说起文明的起源,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等学者一般认为早期文明源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河流谷地,因而农业精细化以及灌溉工程的出现,是文明起源或者城市化产生的重要因素。不过这一假说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最近,伦敦大学教授傅稻镰通过对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四个文明起源地的农业发展进行比较研究,证明这种假说也许只适合两河流域。
    农作物组合有一致性
    农业精细化是指在单位面积内投入额外劳动力的一种农业发展策略,但从考古学上进行考察,农业用地的扩大才是增加农业产量的普遍手段。比如,在中国的黄河流域,农田由伐木造田而来,只能靠休耕、烧荒作肥和施肥来维持土地的肥力。而所谓的灌溉工程及系统,在两河流域之外的许多早期文明中并未被大规模地发现。
    傅稻镰比较了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四个文明起源地的农业多样化程度,其农作物的组合显示出一定的一致性。比如,印度河流域的主要作物有小麦、大麦、小米、豆类、椰枣、葡萄、芝麻、亚麻、棉花等;而在中国的北方逐步发展了粟和黍之外的大豆、大麻、水稻以及稍晚的小麦经济,包括种植范围广阔的桑、枣、桃、杏。尼罗河流域同样也有小麦、大麦、裸麦、高粱、小米、椰枣、葡萄、无花果、棕榈、橄榄、石榴之类的组合。
    两河流域因为同尼罗河流域在地理上的接近性,农作物自然也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小麦、大麦、葡萄、橄榄、亚麻、小米、豆类、椰枣、葡萄、无花果、棕榈、橄榄、石榴,这些简单的类比显示出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一是小麦、大麦、小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全球化普及,二是对生长期较长的木本水果和藤蔓类植物资源的主动利用。比如,两河流域的葡萄和橄榄,印度河流域的葡萄和椰枣,黄河流域的桃、枣和桑树,等等。
    考古学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研究相对于特定文化的特有因素,跨文化因素能在何种程度上改变文明的走向。小麦是史前全球化的标志性作物,在欧亚大陆早期文明或国家产生过程中,它的作用不容忽略。中外学者已基本达成共识:小麦起源于西亚,后传入欧洲和东亚,并取代小米成为旱作农业的主体作物,只是具体传播时间和途径还存在争议。近些年,中国北方地区发现了一批早期小麦遗存,表明距今4500年左右即龙山时代,小麦已传入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区域。小麦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体上先由西向东、后由北朝南展开。小麦传入中国,但没有传入相应的食用方法,于是,小麦在中国经历了从粒食到粉食的本土化过程,形成了与西亚烘烤面包完全不同的更适合煮蒸的面条、馒头传统。
    考古学家冯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商代麦作考》,研究了殷墟的大量“告麦”卜辞,表明商代麦作农业已初具规模。当时,殷历的正月名曰“食麦”,这是“以麦熟为岁首”的体现,表明麦是商周上层社会尊贵的粮食作物。这种习俗在后来仍然有迹可寻。文人也经常用“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来感慨兴亡之变,可见麦子在象征意义上的重要性。比如《旧唐书·吐蕃传》:“不知节候,以麦熟为岁首。”这里的麦指大麦,也就是青稞,是藏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当时他们依然保持着以麦熟为岁首的习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