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诺贝尔文学史上的历史学家(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8:11:18 中国社会科学网 闫胜男 参加讨论
丘吉尔:“拥有西塞罗文采的凯撒大帝” 提起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我们想到更多的可能是他站在演讲台上的慷慨激昂,或是他作为二战三巨头之一的威风凛凛。殊不知,在兼具了政治家、演说家、记者等多重身份后,他还是一名历史学家。 1945年,丘吉尔因大选失败而黯然离开首相宝座,转而投入到撰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的工作中。由于他特殊的身份和政治地位,使得丘吉尔能够掌握到一般人难以接触到的许多宝贵材料,二战中他保留下来的大量便条、备忘录、 手令、以及和罗斯福等人的信函都为回忆录提供了翔实的素材。《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一经出版,就获得巨大成功,短短四个月内印数高达20多万册,后期陆陆续续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发行。正是基于此,1953年丘吉尔打破了瑞典文学院的禁忌(瑞典文学院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不颁奖给任何在角逐诺贝尔奖期间在其本国政府担任职务的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他对历史的通读和对传记描述的精湛把握,以及他为捍卫人类崇高价值的精彩演说”。 瑞典学会会员席瓦兹在宣读颁奖词时说:“大政治家和大战士难得也是大作家。我们想起恺撒、马库斯甚至拿破仑。……丘吉尔的政治和文学成就太大了,我们忍不住要将他刻画成拥有西塞罗文才的恺撒大帝。以前从来没有一个历史领袖人物两样兼备又这么杰出,跟我们如此接近。” 除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以外,丘吉尔还著有《世界危机》、《马尔巴罗传·他的生平和时代》、以战地记者身份完成的《马拉坎德野战军纪实》等历史作品。瑞典文学院安伦教授曾做出这样评价:丘吉尔写的《世界危机》具有极大的文学价值。他指出,关于那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没有一部像它那样,深刻触及那个时代真正的内涵。要得出这样的印象,需要出类拔萃的艺术天分。在安伦眼中,丘吉尔是描述历史的一个无与伦比的“画家”。《马尔巴罗传·他的生平和时代》是丘吉尔为其打败法王路易十四的伟大祖先——马尔巴罗公爵所写的传记,他利用自己的家族史料和珍贵的文献,详细描述了马尔巴罗公爵的丰功伟绩,力图在读者面前为祖先树立一座丰碑。这一系列作品都足以证明丘吉尔的历史文学素养,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 从特奥多尔·蒙森这个地地道道的历史学家,再到擅长传记写作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以及今天凭借口述历史的纪实性作品获奖的阿列克谢耶维奇,我们不难看出,诺贝尔文学奖正逐步开始重视非虚构作品,或许在以后还会有更多诸如蒙森和丘吉尔这样的历史学家能够在诺贝尔文学史上书写华丽璀璨的篇章。 (作者闫胜男,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