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历史学论坛观点撷英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2:11:16 中国社会科学网 郑星宇 参加讨论
5月5至7日,由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主办、商务印书馆协办的“商务印书馆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历史学论坛在古城临汾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等37所高校的近80位本科生齐聚一堂,交流思想。本届论坛以“读史、论史、治史”与“文明之探溯与思考”为主题,先后收到来自全国各高校的280余篇参会论文,经组委会推选65篇入围,内容几乎涵盖史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充分展现出当前我国高校历史学本科生较为扎实的专业功底、开放创新的学术思维和勇于表达与交流的开放精神。 综观此次论坛入选的中国史论文,研究时段跨越从商周到当代几乎各个时期,世界史论文则涉及上古西亚、埃及、希腊、罗马、中世纪欧洲及现当代的印度、缅甸、柬埔寨、美国、德国、日本等地区。从选题看,其中既有微观的专题讨论,也有宏观的历史思辨;既有传统的政治、军事题目,也有前沿的医疗疾病、民间信仰题目。 上古华夏与两河、埃及历史钩沉 上古历史资料缺乏,研究难度大,但本届论坛依然收到数篇研究上古史相关问题的论文。武汉大学姜修翔同学的《<大禹谟>“至諴感神”考论》一文对《大禹谟》中“至諴感神”的思想来源、具体施行情况与影响做了解读。陕西师范大学李泰衡同学的《试论商代铜料开发的产业布局及其意义》一文从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入手,考察矿产资源、地形、生产力和政权对商代铜料开发产业地理布局的影响。南昌大学王晨同学的《西周宗盟考论》一文借鉴巴新生教授运用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相关理论解释“宗盟”问题的启示,对西周宗盟做了深入分析,别具一格。在世界史会场,来自东北师范大学古典文明研究所的三位同学也带来上古史研究的新风。李雷同学的《麦地那工匠村与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社会历史的重构》一文从麦地那工匠村的日常生活、宗教与教育三方面入手,同时参照古埃及同一时期其他地区的史料分析了麦地那工匠村史料用于新王国历史建构的可行性和局限性。晁雪婷的《乌尔第三王朝“in-na-ba”印章研析》一文对公元前2112年到公元前2004年的印章做了详细分析,通过使用者的身份地位的区别进而凸显其对政治的影响。董小博的《乌尔第三王朝王室贡物中心的印文探析》一文详细排比王室贡物中心的印章类别,从中观察到印文中的王衔变化。 “轴心时代”的中国和希腊 “轴心时代”的人类文明中心有所变动,但东西方文明同时出现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也受到与会同学们的关注。曲阜师范大学邵剑书同学的《“何处访专诸”——历史记忆冲突下的专诸侠客形象塑造》一文通过不同历史语境塑造出来的不同历史记忆,解析了专诸的侠客形象,认为这是世人对侠客的想象和期待造就的一种历史符号。河南大学刘晓航同学的《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侠义观念对战国社会认同的影响》一文分析了战国时期的侠义观念,认为它与宗法观念共同构建了战国社会认同的“同心圆结构”,对华夏族群的民族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冯强同学的《论春秋时期“让”观念的勃兴及其社会作用》一文分析了春秋时期的“让”观念,认为它对中华民族的礼让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古希腊史研究方面,菏泽学院王康旭同学的《浅论雅典城邦空间对其政治文化之影响》分析了“公共空间”对雅典政治文化形成的影响,复旦大学的何源同学《“希腊自由”与罗马帝国主义——试论公元前196年罗马“希腊自由”政策的形成》一文运用丰富的史料分析希腊世界、罗马元老院以及弗拉米尼努斯如何共同促成了“希腊自由”政策的形成,论点新颖,颇受与会同学好评。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古代文明衰亡原因论争
- 下一篇: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史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