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古都学研究呈现三大特点


    近年来,中国古都学界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即研究应具有当代情怀、国际视野、中国整体观。记者近日采访学者和梳理中国古都学会2017年年会相关研讨了解到,中国古都学在理论和研究视角上出现了一系列新趋向,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中国整体观指导下的北方民族古都文化研究;二是国际视野下的东亚都城研究;三是深化、夯实中国古都学基本问题研究。
    坚持中国整体观
    学界呼吁,在开展中国古都研究时,应该加强内地都城与边疆都城之间的比较研究,加强汉族建立的都城与游牧民族建立的都城之间的比较研究,加强不同游牧民族之间都城的比较研究。深入探讨各种不同类型古都的发展过程、文化内涵、社会功能等,探索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基因。据统计,8月在通辽举行的中国古都学会2017年年会共收到学术论文94篇,涉及北方民族地区及民族文化的研究成果占一半以上。
    近年来,学界对辽金都城及相关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其中关于辽五京制的讨论,学者观点尚存分歧。中国古都学会名誉会长、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朱士光认为,辽五京是辽王朝先后建立并正式下诏宣告的都城,辽代诸帝按其民族传统习俗于每年春、夏、秋、冬四季移徙,在相应的区域与地点议政决策。不能断言辽五京“不是真正意义的国都”,而应该论定在辽王朝这样一个处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王国里,其所正式建立的五京,是其名正言顺的政治中心。
    内蒙古民族大学青年学者张宪功则认为,学界对于辽代都城的解读,往往根据都城所具备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从而证明谁为首都,谁为陪都。而这一研究方式多遵从中原视角,缺少历史的、民族的分析,忽视了对于辽代都城内在的人文属性的分析。他进而提出要注重对于《辽史》等古籍文本本身的解读,从而探讨当时人们对于辽代都城的认识。
    关于如何推动辽五京研究,朱士光建议,一是进一步开展对辽五京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二是及时对辽五京相关学术问题组织专题性研讨,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学界共识。三是中国古都学会与相关史学界合作,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联合举办都城制度研讨会,对几个起自我国北方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之都城制度进行综合性研讨,揭示其发展演变历程与特点,阐释其历史作用及在中国古都群中的地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