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炳镐
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和前提 平等的民族关系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有利于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平等的民族关系有利于调动各族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平等的民族关系能够激发各族人民的主人翁意识,使生活在民族地区的不同民族的人们能够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与自身的民族利益统一起来,形成共识,从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中。同时能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创造力,共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平等的民族关系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族平等赋予了各民族成员平等的地位,使其共同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都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自我发展的自由,都有利用价值规律,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得到发展的机会,从而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往、增进民族了解。交往的增加,必然会增进各民族间的了解,减少误会和摩擦。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联系和交往越来越密切,社会主义一致性更加发展,共同因素不断增加。各民族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往,大大加快了本民族、本地区的发展。 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全面和谐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需要各民族团结、互助,发挥集体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有利于发达地区帮助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从外部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有利于把发达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先进技术和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共同发展。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合作和互帮互助是实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力量源泉。 和谐的民族关系能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间和民族间的经济差距,减少因经济发展不均衡而产生的不满情绪,减少矛盾,增进民族间的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利于发达地区和先发展民族支援欠发达地区和后发达民族,增进民族间的利益协调,实现社会公平,在发展基础上的保障稳定。 和谐民族关系有助于增进各民族间的联系和了解,有利于消解误会、猜忌和成见,有利于减少摩擦,有利于巩固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总之,和谐的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统一的、相互影响的。和谐民族关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内容和保障。和谐民族关系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团结稳定;同时,和谐民族关系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和谐民族关系必然带来和谐的民族社会。 发展和谐民族关系,构建民族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本质上是和谐的民族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体现。 和谐民族关系既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和内容,又是其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与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统一的。 民族关系所体现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就是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平等的民族关系体现了各民族间地位和权利的同等性,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种公民权,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是和谐社会所要求的诚信友爱的体现。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族人民增进了解,互相帮助,营造和睦的社会氛围。 保障各民族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和谐。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平等权利。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共同繁荣。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实现各民族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族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共同繁荣,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实现民族友爱合作、社会团结和睦。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和睦稳定。 总之,和谐民族关系既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又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事关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局。 来源:《中国民族报》2011年8月5日
责任编辑:焦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