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凝聚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12:11:49 《中国民族报》2014年3月 刘宝明 参加讨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工作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民族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和新作风。这些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和新作风汇集成一句话,那就是:为了凝聚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回顾这些重要论述和指示,可以清楚地看到,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事业全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民族工作基本的目标,是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一个论断:彰显民族工作政治智慧 2013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全体会议,这也是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参加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大论断,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在民族工作上的政治智慧和战略思维。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边疆”有自然地理概念和人文地理概念上的区分。自然地理概念上的边疆特指边境地区,而人文地理概念上的边疆泛指在文化上不同于中原地区的民族地区。笔者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边”就是泛指民族地区。“治国必治边”,就是治国理政必须充分考虑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一切从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这一重大论断,深刻阐明了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深刻回答了做好民族工作对于党和国家工作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这一重大论断,蕴含着丰富的处理民族问题的历史智慧。自古以来,在对待边疆和民族问题上,大多采取“因俗而治”的办法,也就是“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我国的重要国情。处理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要借鉴包括历史经验、国际经验在内的人类一切文明成果。这一重大论断,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精辟概括。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党民族工作的基本经验,那就是一切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正因为坚持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出发,我们党才能够制定出一整套符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党才赢得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才蒸蒸日上。“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民族工作必须时刻牢记的基本原则。如果违背这一基本原则,我们的工作就会走弯路,就会犯错误。 一封回信:表达炽热深厚民族情怀 2013年10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大学附中百年校庆之际给该校全体同学回信充分肯定了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合格人才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方面的特殊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全国各类民族院校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全国民族教育战线成绩的充分肯定。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学生所寄予的“努力成为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殷切希望,也是对全国各族青年学生的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使全国各族青年学生、广大民族教育工作者和民族工作战线广大干部受到极大鼓舞和鞭策。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亲切话语,直面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直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关键,直切各族人民的心田。总书记的亲切话语,是对中国之大、中国之美和中国之力最简洁有力的论证。中华民族因多元一体而充满生机与活力,中华文化因多元和谐而灿若星辰;总书记的亲切话语,是对民族问题事关国家前途命运重大观点最简洁有力的论证。历史的经验反复表明,民族团结则国家兴旺,民族分裂则国家衰败;总书记的亲切话语,是在新形势下对宪法精神的的郑重重申。宪法明确指出,我国是一个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建设伟大祖国;总书记的亲切话语,是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各民族的地位、作用最简洁有力的回答。中国梦是团结梦、发展梦、富强梦,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凝聚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需要大力继承和发扬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总书记的亲切话语,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各民族共同心声最简洁有力的回答,句句都说到了各族人民的心坎上,温暖了各族人民的心田,充分体现了总书记炽热深厚的民族情怀,必将成为各民族同心同德、共创美好未来、共圆伟大梦想的强大动力。 两次调研:力表共同富裕坚强决心 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2012年全国少数民族农村贫困人口共3917万,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32%。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11个在民族地区。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在民族地区。如何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地区目前有哪些主要困难,各族干部群众有什么想法和要求等等,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第一次是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地处武陵山片区中心地带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扶贫攻坚工作。武陵山片区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地跨渝、鄂、湘、黔4省市,包括71个县市区、3600多万人口,贫困人口分布广,少数民族居多,其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贫困人口多达85万人,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2012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为70.8%,同步全面小康任务艰巨。总书记选择这一地区作为考察调研地点,具有典型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强调,各级党委要更加重视扶贫攻坚工作,使贫困地区尽快发展起来,有一个大的改变,确保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第二次是2014年2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等地考察调研。总书记十分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特别叮嘱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并就内蒙古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等问题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换意见。总书记在调研中反复强调,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总书记的两次民族地区之行,庄严向世人宣示了中央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决心和信心。 一项要求:体现求真务实工作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调研时,向广大干部提出了“精心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不是讲要“高度重视民族工作”,而是讲要“精心做好民族工作”,其意义非同寻常。显然,“精心做好”比“高度重视”更务实、更具体、更深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侧重于思想认识,“精心做好民族工作”则侧重于具体行动。“精心做好”一定是“高度重视”的具体结果,但“高度重视”不一定就能“精心做好”,因为“精心做好”还有一个思想方法和能力水平问题。“精心做好”4个字,把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敏感性和民族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全面突出出来了。“精心做好民族工作”是一种强烈的政治责任。民族工作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各族人民幸福安康。只有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确保我们自觉地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去谋划、去思考努力方向,才能确保我们自觉地从各族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去检验、去考量工作成效。“精心做好民族工作”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当前,制约民族工作水平的因素依然较多,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因素,也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因素,这就需要民族工作者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改革创新的精神、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主要矛盾,直面各族群众的期待,回应各族人民的心声,反映各族群众的要求,紧紧抓住各族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问题,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把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为民族工作部门的第一职责,对各项工作做到精心谋划,精心安排,精心实施,精益求精。 一个期望:揭示民族团结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调研时,向各族干部群众提出了“守望相助”的殷切期望。他进一步指出:“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守望相助”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和民族问题基本规律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现实生活当中,这种关系具体表现为各民族在政治上平等信任、经济上互惠互利、文化上相互尊重,这是各民族“守望相助”的基础和条件。但“守望相助”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因为“守望相助”更强调各民族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帮助,更强调各民族权益和责任的有机统一,更强调各民族相互帮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主动性,更强调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具体利益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有机统一,更强调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中各民族成员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到“守望相助”,反映了我国各民族在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上的高度自觉,进一步丰富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内涵,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守望相助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 下一篇:民族符号与国家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