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下)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5:11:33 《中国民族报》2014年4月 叶介甫 参加讨论
一直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是成功的。但也应该看到,影响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稳定的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必须通过“六个强化”教育,继续深入地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加强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宣传。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时代和社会发展迫切要求建设和谐民族文化,使全体人民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和谐民族文化建设的根本。我们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民族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各方面。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认识水平、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为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献策出力。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塑造人、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使各民族自觉摒弃那些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的落后文化,努力防止和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对人们的侵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的文明成果,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打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强化国家意识教育,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祖国的认同感 “国家意识”是人们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其核心就是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我国的罪行,强调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他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弘扬爱国主义,就是要从历史的财富中寻找源头,从社会的进步中汲取力量,从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中获得启示。要把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通过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教育,使各民族群众都了解中国的历史,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充分认识国家是国人安全和幸福的保障,没有中华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今天,不管哪一个民族的利益都得不到保护,更谈不上民族的发展。 强化共同理想教育,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向心力 共同理想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目标,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演进中,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要通过弘扬和培育这些民族精神,帮助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牢固树立共同理想,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焕发爱国热情,把祖国尊严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把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沉的爱,化作励志图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 强化信念教育,增强各族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信念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主要起引导、凝聚和推动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的生机活力,只有坚持这个信念,中国才能走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要始终坚持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理直气壮地宣传,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激励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经济才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新实践,联系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新实际,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在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成分、利益关系、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多样化,在深刻认识社会变革时期特点规律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强化稳定高于一切的教育,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在第29届奥运会前,因为伊拉克方面与国际奥委会的矛盾激化,导致伊拉克运动员不能参加奥运会。21岁的伊拉克短跑女运动员达娜侯赛因·阿卜杜勒·拉扎克,听到这一消息后伤心不已,当她的教练安慰她说“你还可以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达娜回答道:“但是谁敢保证我能活到2012年?”这是一个生活在战火不息、动乱不断的国家中的青年人发自内心深处的悲凉之音。当前,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稳定和谐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维护社会稳定,重要的是要坚持法律信仰的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要教育人们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自觉带头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出于何种动机,都必须遵纪守法,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行动。任何人践踏国家法律、破坏社会秩序、侵害人民生命财产,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凝聚力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把民族问题作为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突破口,在国际人权领域,不断打出“人权牌”、“西藏牌”、“宗教牌”等来牵制我国,挑拨我国的民族关系,制造民族冲突。反思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就是要教育各族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反之,民族团结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繁荣发展。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坚定不移地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祖国大家庭好的主旋律,进一步激发各族人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珍惜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珍惜来之不易的团结局面。一直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是成功的。但也应该看到,影响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稳定的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必须通过“六个强化”教育,继续深入地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加强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宣传。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时代和社会发展迫切要求建设和谐民族文化,使全体人民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和谐民族文化建设的根本。我们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民族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各方面。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认识水平、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为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献策出力。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塑造人、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使各民族自觉摒弃那些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的落后文化,努力防止和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对人们的侵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的文明成果,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打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强化国家意识教育,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祖国的认同感 “国家意识”是人们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其核心就是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我国的罪行,强调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他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弘扬爱国主义,就是要从历史的财富中寻找源头,从社会的进步中汲取力量,从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中获得启示。要把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通过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教育,使各民族群众都了解中国的历史,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充分认识国家是国人安全和幸福的保障,没有中华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今天,不管哪一个民族的利益都得不到保护,更谈不上民族的发展。 强化共同理想教育,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向心力 共同理想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目标,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演进中,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要通过弘扬和培育这些民族精神,帮助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牢固树立共同理想,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焕发爱国热情,把祖国尊严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把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沉的爱,化作励志图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 强化信念教育,增强各族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信念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主要起引导、凝聚和推动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的生机活力,只有坚持这个信念,中国才能走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要始终坚持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理直气壮地宣传,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激励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经济才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新实践,联系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新实际,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在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成分、利益关系、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多样化,在深刻认识社会变革时期特点规律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强化稳定高于一切的教育,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在第29届奥运会前,因为伊拉克方面与国际奥委会的矛盾激化,导致伊拉克运动员不能参加奥运会。21岁的伊拉克短跑女运动员达娜侯赛因·阿卜杜勒·拉扎克,听到这一消息后伤心不已,当她的教练安慰她说“你还可以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达娜回答道:“但是谁敢保证我能活到2012年?”这是一个生活在战火不息、动乱不断的国家中的青年人发自内心深处的悲凉之音。当前,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稳定和谐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维护社会稳定,重要的是要坚持法律信仰的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要教育人们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自觉带头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出于何种动机,都必须遵纪守法,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行动。任何人践踏国家法律、破坏社会秩序、侵害人民生命财产,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凝聚力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把民族问题作为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突破口,在国际人权领域,不断打出“人权牌”、“西藏牌”、“宗教牌”等来牵制我国,挑拨我国的民族关系,制造民族冲突。反思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就是要教育各族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反之,民族团结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繁荣发展。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坚定不移地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祖国大家庭好的主旋律,进一步激发各族人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珍惜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珍惜来之不易的团结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