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预科教育隐性课程建设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3:11:49 《贵州民族报》2014年5月 袁波澜 参加讨论
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菲利普·杰克逊在其《课堂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借用“隐性课程”一词来说明学校教育中还存着对学生产生影响、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隐性课程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什么是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主要包括校园物质环境、组织制度、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经验习得。隐性课程通过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人际情境等,为学生在学习能力、个性培养、社会交际等方面提供整体性经验场景,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对学生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它既不同于高中的基础教育,也不是大学的专业教育,是高中教育和大学专业教育之间的过渡阶段,具有补与预的双重功能。长期以来,民族预科教育将教育重点放在了对预科生文化课程的补习,即重视显性课程建设,而忽视了隐性课程的建设。笔者认为,民族预科教育要重视隐性课程的建设,充分利用隐性课程这一重要教育资源,对预科生进行教育。 隐性课程的特征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与显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课程。显性课程侧重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智力,隐性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品德。 隐性课程的特点: 1. 隐性课程的非计划性。隐性课程没有被列入课程计划,它不在课程规划和教学计划中,也不在正式课堂教学中开展,而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学生对隐性课程的习得是无意识的,如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感染等。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但隐性课程的设计安排却是可以有计划,通过有形载体来表现,如校园的各种文化设施、文化氛围都可以根据培养学生的需要来设计营造,体现学校教育思想。 2. 隐性课程的非学术性。隐性课程没有学科内容指向,虽无学术性,但也包含学术性内容。学生在隐性课程中习得的主要是信仰、意志、价值观念等非学术性的经验,如优美的校园景观能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怀,丰富的才艺比赛能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而精彩的学术讲座也能触发学生的灵感。 3. 隐性课程的非理性。显性课程注重知识、技能层面的内容,隐性课程侧重情感和意志层面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如果说显性课程是理性教育,隐性课程则是一种非理性教育。校园环境、学校规章制度、师生交往等隐性课程要素渗透在学校文化氛围和教育意志中,通过舆论、大众传媒等机制影响学生,使之感受学校的规范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磨练自己的意志,从而培养学生的非理性能力,如理想、信念、想象力等,形成价值体系。 4. 隐性课程的多元性。隐性课程的多元性表现在存在形式和载体的多元化,既有显性的校园景观、规章制度,又有隐性的大学精神、校风学风;既有静态的自然景观、校园建筑,又有动态的社团活动、文艺比赛。隐性课程的多元性使生活于校园中的学生获得广泛丰富的影响,人格和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隐性课程通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培植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质疑精神,挖掘学生的存在经验,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将学生塑造成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才。民族预科教育要重视隐性课程建设,这是现代课程建设的需要,也是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生适应时代需求、全面发展的需要。 对民族预科教育隐性课程建设的建议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关系着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质量,并直接关系到我国民族政策的全面贯彻实施,影响着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少数民族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建设的骨干人才,将担负着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流与合作、传承民族文明的重任。民族预科教育隐性课程建设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民族预科教育隐性课程建设必须结合民族预科生的特点和需求,针对学生都是少数民族、是预科生的特点来建设。少数民族预科生是参加当年高考、通过降分录取到高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基础学习并通过考核后再分流到高校进行大学专业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大多来自偏远的民族地区,学习基础相对较差,贫困生较多,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并伴随有一定程度的文化适应困难。民族预科教育隐性课程建设要针对民族预科生的特点,通过物质景观、规章制度、校风学风、赛事活动等隐性课程要素,营造民族平等团结的校园氛围,以“非语言”的方式传达“自信、自强、自立”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团结同学,刻苦学习。 受传统学科课程观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没有将隐性课程作为重要教育资源。目前我国隐性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对建设隐性课程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对高校隐性课程建设的整体性认识不到位,隐性课程有形载体建设较多,但内涵教育价值体现较少。隐性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由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行为层面等多个系统构成,融于校园的每个角落。建设隐性课程必须全面、整体把握,才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 1. 物质层面,优化校园环境。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校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建筑设施、文化设施三方面。校园是学校教育运行的客观条件,不仅具有功能上的作用,还彰显着学校的教育思想、价值理念,彰显着社会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优美的校园环境能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怀,激发学习的激情。窗明几净的校园、坐落有序的校园建筑能陶冶学生的严谨感和秩序感;伟人雕像能激发学生的远大抱负和崇高理想;信息丰富的民族文化墙通过展示少数民族文化常识,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了解;蕴含民族团结涵义的雕塑在无声中传达民族平等团结的信息,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尊重他民族的习惯。 2. 制度层面,突出人文关怀。制层面度的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方式、教学管理方式、教育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班级、宿舍设置中,要打破地域、民族界限,加强各地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教学中运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辅导员、班主任等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充分发掘制度中潜在的人文关怀因素,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3. 精神层面,塑造教育灵魂。隐性课程是学校的一种观念文化,包括大学精神、校风学风、教师人格等。大学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每所高校都有其校训,体现着学校办学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具有规范、凝聚、激励的作用。少数民族预科生虽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但他们已身处大学校园,用校训引导和鼓舞他们,能加强预科生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校风学风是一种独特的校园群体心理环境,主要包括学风、教风、作风。良好的学风能熏陶学生的意志品德,促进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处在勤奋好学、进取向上的校风中,能帮助学生克服松垮的作风和懒惰的情绪。教师是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勤学敬业、知识渊博、乐于奉献的教师充满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深远影响。 4. 行为层面,鼓励百花齐放。校园里每天都有各种不同的活动展开,有学生会、团委的活动,有各班级的活动,还有各种社团活动。这些活动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如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营造一种庄严、崇高的气氛,使少数民族学生胸中激荡起爱国的情怀,强化国家认同;“民族团结月”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认同、接纳、包容他民族文化的跨文化能力,化解文化差异产生的误会,培养少数民族预科生适应多元社会的能力。校园里的各种文艺汇演、才艺比赛为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提升自我发展的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同时也是各民族学生交流合作的渠道,促进民族团结,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马永真: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更趋协调
- 下一篇:迈向学术概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