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民族地区践行群众路线的特殊性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3:11:13 《中国民族报》2014年5月 李喆 参加讨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党的群众路线在民族地区的践行情况,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而且关系到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历史使命。必须看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等,使得党的群众路线的践行产生了相应的现实特殊性。 民族地区多民族共居的状况,使群众路线的践行呈现一定的层次性。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呈现多民族共居的特点。这种特点一方面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互相交往、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和共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条件、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历史境遇不同,以及各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各有特点,各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和复杂的关系。这就使得在民族地区践行群众路线具有层次性比较突出的特点。因此,在践行过程中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不能搞“一刀切”,而是要从不同的层次出发,采取多种方式来开展群众工作。 各民族风俗习惯的独具性和互补性,使民族地区群众路线的践行呈现一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只要民族存在,民族特征和民族风俗习惯就将长期存在。在民族地区践行群众路线,要始终注重民族性,尊重民族特点和民族风俗习惯,这是一个必须严格把握的重要原则。还要看到,随着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婚姻、亲缘关系往来的增多,各民族在风俗习惯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有些原本属于某一民族的风俗习惯,逐渐被同居一地的其他民族接受,成为这个地区各族群众共同恪守的准则和习俗。因此,在践行群众路线、制定和实施各项惠民政策时,不但要注重各民族的特点,还要注意同一地域或不同地域之间的民俗特点。 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的广泛性,使群众路线的践行呈现一定的艰巨性。宗教在民族地区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在民族地区,宗教问题同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中有宗教问题,宗教问题又往往以民族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宗教意识和一些宗教礼仪渗透到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民族风俗习惯紧密交织。在一些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宗教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的现象。这就使得民族地区基层政权作用的发挥存在一定的难度,从而影响和制约着群众路线的有效践行。 一些少数民族村、社区的“空心化”问题导致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某些缺失,使群众路线的践行呈现一定的繁重性。民族地区不少地方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异,落后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使得不少劳动力外流,留守下来的群体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致使发展党员比较困难。加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党的基层组织活力不够、党员文化素质偏低、党员构成不合理等原因,使得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受到制约,民意反馈的功能不甚健全,甚至连反映基层情况和基层群众利益诉求的人员和条件都不具备,这无疑给群众路线的践行增加了繁重程度。 上述情况表明,党的群众路线在民族地区的践行,是富有地域特色的,在不同的地区所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深刻把握这些特殊性,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形式,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党的群众路线在民族地区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