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的“贵州经验”探索:写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出台之际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1:11:01 《贵州民族报》2014年6月 唐子 参加讨论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颁布实施。这个涵盖了“十二五”后期及整个“十三五”时期的专项规划,从全省的高度,站在顶层设计的视角,对全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作出了全面而深刻的部署,为贵州未来7年的非遗保护描绘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我们民族的DNA,“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随着现代化大潮的推进,非遗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缺钱、缺人、缺机构,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传承等问题凸显。 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凸显,国家层面提到了全新的高度。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贵州省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发展,省委副书记李军同志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布置和安排编制《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过去的部门工作上升为全省行动,这对于非遗大省贵州而言,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的战略意义时刻。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民族的传统文化活起来、要见到活的传统文化,要看得见乡愁。”省文化厅厅长许明说。 苗族纪念祖先从黄河流域迁移到贵州山区的“大迁徒舞”。 卢现艺/摄 苗族少女向祖母学习刺绣技艺。刘雍/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锦鸡舞。 杨昌垠/摄 探索具有贵州地域特色的非遗保护新路子 “到‘十二五’期末,初步建成全省性统一数据库平台,‘多彩贵州’品牌形成系列组合优势,让贵州地域文化、原生态文化的元素、符号在舞台、屏幕、报刊、网络等领域充分体现。” “到2020 年,全省保护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保护、传承人保护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在量和质上有较大改善,力争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贵州经验’;‘多彩贵州’品牌成为中国著名文化符号和标志,贵州成为中国原生态文化集聚展示交流重要基地。” 这是《规划》的“目标任务”。 为了这些目标的实现,《规划》专门部署了八大“重点任务”: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深度调查,建设数据库。把深度调查和数据库建设结合起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数据全程、全景式收集整理。把调查成果转化到数据库及网络共享平台,创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教学、创作表演、发展研究、文化创意研发一体化的资源平台。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以活态保护为核心、完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土壤和条件为目的开展整体性保护;动员民间力量参与传承保护,以民办公助形式扶助一批重点民族节日,保全和存续一个地方、多个民族上千年人文理想、民间智慧、民俗风情记忆;规划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帮助黔西南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黔南水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黔西北文化生态保护区、武陵山(黔东)苗族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列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支持建设全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毕节彝族文化带,同时启动侗族大歌保护专项计划,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建立科学规范的传承体系,改变传承仅靠家庭口传身授现状,支持职业院(校)大力推进此项工作,要求民族高等院校坚持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人才保障;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分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号终身享有制与动态管理制相结合,健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动态管理、进退机制和保护激励机制;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加强民族语言文字系统保护,更好发挥文化传承重要载体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素质工作团队。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保存、利用、传播及贡献率研究,举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为专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或论坛,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体系,办好原生态文化研究学刊。 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冶和精准扶贫六项行动计划,并与小城镇建设创业就业相结合。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创作。推出一批以贵州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为重大题材的演艺精品,推出一批以贵州传统口头文学、民间传说、代表性人物等为题材,推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著和系列丛书,编辑出版一批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方面的书籍,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口述史、调查报告、田野笔记、研究论著等。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及品牌建设。全力打造“多彩贵州”升级版,扶植形成一批国际知名的贵州原生态民族节庆品牌,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交流平台。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开展民族民间工艺品网络贸易,把贵州建成为全球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交流传播平台。 为了《规划》的顺利实施,贵州省专门成立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同志担任组长、副组长,办公室设在省文化厅,省文化厅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地区应参照成立相应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保护项目较多的地区,当地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主要指标列入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内容。 而在资金保障方面,从2014 年起,省级财政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1000 万元。各市(自治州)、贵安新区和各县(市、区) 也要建立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贵州能够把整个非遗保护做一个整体的规划,很了不起!这个《规划》符合国家文化部在‘十二五’期间非遗保护重心转换到全力进行保护这一基础工作上来的要求,目前全国很多地方做得不好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贵州的做法很有前瞻性。”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胜德说。 走在全国前列的“贵州行动” “贵州的非遗保护的确走在全国的前列。”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刘文峰在看了《规划》后,对贵州的非遗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纵观当下的非遗保护,诸如杭州市、嘉兴市等部分地方制定了非遗保护的专项规划,但在省一级,目前出台的寥寥。即便有,大多也只是部门的规划,能站在省委、省政府高度,贵州确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这个《规划》将来影响一定会很大,”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说。 而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小璞看来,这个《规划》首先非常值得肯定的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对非遗保护工作这项事业高度的重视,而且还成立了领导小组,“《规划》里说到:‘非遗保护不仅仅是文化部门的事,它涉及到政府的各个部门,需要各方面给予支持’,我觉得这个非常好,注重了非遗保护工作的顶层设计。” 当前,贵州省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 项,国家级和省级名录分别达到了74 项(125处)、440项(568 处),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分别达到了57 名、301名,建立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 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 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 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8 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多彩贵州”逐步成为代表贵州的文化品牌。 “既然贵州有这么丰富的资源,那我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好、传承好,提升品牌的创造,这恰恰是贵州最有特色的东西,也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许明说,这个《规划》,就是要把整个社会都动员起来,联合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做好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利用和传播。 毋庸讳言,对于广大非遗工作者而言,《规划》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在经过多年的摸索、努力和实践之后,如今有了全省的统一行动。 可以预见,多民族聚居贵州灿若星河的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在《规划》的引领和助推下,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规划》编制历程 根据省领导安排,文化厅承担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编制任务。 《规划》编制组从2月17日起开始调研起草,2月25日形成初稿,并经省文化厅内部讨论; 3月5日,省委副书记李军亲自带该规划稿到文化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部门征求部领导和专家意见; 组织修改后,3月中旬,省文化厅将该规划下发全省9个市、州征求意见; 3月21日,在黔东南召开由州、县(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非遗传承人、科研单位等80余人参加的征求意见会; 3月28日,省委副秘书长田洪召集省直25个相关部门再次对《规划(稿)》征求意见, 经修改完善后,于4月11日经省文化厅党组会议原则通过。 之后,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委办公厅修改完善,于5月17日,以(黔委厅字〔2014〕35号《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下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