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党的阳光照亮“青色草原”


    9月8日,20多位台湾客商,在讲解员小李的引导下,来到坐落在博乐市繁华中轴线上的金水桥,气势磅礴的“八塔望柱”,吸引客商们驻足仰望。
    “‘八塔’象征着历史上博尔塔拉蒙古族‘八旗’勇士勇猛善战、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和顽强精神。塔尖高1954毫米,主塔高7.13米,切合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州庆日——1954年7月13日。”随着小李的讲解,台湾客商们走进这个蒙古语意为“青色草原”的美丽地方。
    记忆擦亮昨日的足迹,岁月映照今日的辉煌。当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迎来60岁生日时,跃动的一个个生动画面,一组组鲜活数字,凸显出一个甲子时间内,博尔塔拉如何从“青色草原”,发展变化成魅力之州、和谐之州、幸福之州、希望之州。
    闫·阿尤西老人眼中的昨天与今朝
    9月6日,记者来到博乐市青得里大街政协家属院,走进一座爬满青藤的小二楼,见到83岁的退休干部闫·阿尤西老人时,他正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里的体育赛事。
    “我是蒙古族察哈尔八旗第10代,250年前我的祖先从张家口来。”老人翻开一本旧相册缓缓地说。
    “清政府统一新疆后,两次从张家口外调2000名蒙古族官兵西迁戍边,移驻博尔塔拉和赛里木湖一带,轮换驻守21个卡伦。250年来,蒙古族官兵和新疆各族人民一道,坚决反对分裂割据,英勇抵御外侮,捍卫了国土的完整。”闫老将目光从相册移开深情地说:“新中国成立后,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博尔塔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是历史的见证者。”
    老人还记得,60多年前在伊犁师范学校上学时的情景。那时候没有车,从博乐到伊犁坐马车,环绕赛里木湖翻越果子沟,200多公里的路要走上五六天,每年寒假搭马车回来,到家时人都快冻成冰疙瘩了。他感叹如今交通四通八达,乘汽车去伊犁三个多小时就到了。
    说起大变化,老人嗓音提高了:过去博乐哪像一座城市,到处尘土飞扬,没有像样的道路,污水横流。前几天,儿子开车拉我去转了转,看得人都傻了眼,河水绕城、绿树遍地,博尔塔拉大桥像一条白色的哈达飘浮在河面上,景色如画呀。
    正如老人所看到的一样,博州最大的变化就发生在这几年。三年来,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政府投入逾百亿元实施河道治理、景观改造、绿化亮化、道路扩建、小区配套。博河风光带上造型各异的九座桥与碧水交相辉映,“三库一湖两园”的迷人风光如同一幅长卷徐徐展开,构勒出清新秀美、舒展大气、水系环绕、宜居宜业的现代文明城。
    到2013年底,全州城镇化率达到46.7%,与2010年相比提高了11.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3.86%;建成区面积由22.86平方公里增加到30.5平方公里。
    水韵之城、森林之城、生命之城,城城关乎民生。
    与此同时,政府拿出23.8亿元实施安居富民工程,改善了23350户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我们马背民族放下羊鞭进了城,这是最大的变化。” 闫·阿尤西老人显得十分兴奋。3年前,温泉县扎勒木特乡牧场蒙古族牧民余加下山进城住上楼房。现在,余加的300只羊找人代牧,自己一个月拿着1500元退休金。“过去在草原上,赶着牛羊唱牧歌助兴;现在进了城,到广场看节目跳舞,才是最大的快乐!”
    在现代农业田野上播撒绿色希望
    “今年枸杞市场行情好,1公斤价格比去年高了10多元,我家种的夏枸杞卖了600多万元。”9月7日,精河县托里乡基布克村枸杞种植大户王超说起枸杞产销一脸兴奋。
    8年前,51岁的王超种了200亩枸杞,现在扩大到1200余亩。“枸杞是精河农民的‘摇钱树’”,对此,王超深有体会。前些年,王超联合48户农民成立了精河县顺超枸杞种植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采摘,统一检测,统一销售。
    精河县枸杞开发管理中心主任王伟告诉记者,全县枸杞种植面积达到13.7万亩,预计年产干果2.5万余吨,总产值达5亿元,枸杞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比例达16%以上,枸杞产业占农业产值的35%以上。
    红红的小枸杞种植实现了机械化,不仅让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也育出了大产业;种植、加工、储藏、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式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增长。到目前,全县拥有枸杞加工龙头企业10家,干果加工能力达到6000吨以上,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国内30多个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
    60年来,从肩扛手拉到实现全过程农业机械化,博州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人拉犁渐渐变成了机械耕作。高大爷至今还记得,“东方红”开进地里时的情景:链轨拖拉机在田里耕作,卷起一股股尘土,农民在地里欢呼雀跃。如今,全州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从种到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首先要实现大型机械化,进而实现自动化、智能化。3年来,全州累计投入32.82亿元,落实农业适用技术、大型农业机械推广,水利、定居、饮水等。目前,全程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位于全国前列。”州农业局副局长胡宗清说。
    走进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上,可见滴灌设施为禾苗送去甘泉;无人驾驶播种机不再是梦想,智能化农业生产已在博州大地生根开花......
    经过60年发展,博州借助科技力量,在绿色的田野上书写新的篇章。2013年,引进并试种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的太空育种小麦,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3年增长1000元以上,2013年达到10316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与此同时,博州坚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201新增人工造林近4万亩,实施草原禁牧821万亩,草畜平衡1119万亩,推进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建设。
    2013年底,赛里木湖成功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15个湖泊范围,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项目5大类51项,投资总额7.2亿元,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正在按照国家、自治区的要求有序推进。截至目前,赛里木湖流域生态恢复面积达6200亩,河滨缓冲带面积增加2250亩,禁牧16.45万亩。
    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黄金枢纽
    9月9日,一辆辆装满货物的大型运输车鱼贯而行,从阿拉山口口岸驶入哈萨克斯坦。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为阿拉山口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抓住这一机遇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由交通走廊向经济带的转型之路,尽快融入经济带构建黄金枢纽,带动沿线区域全面发展。”阿拉山口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狄永江说。
    作为全国第一大陆路口岸,新疆第一个封关运营的综合保税区——阿拉山口口岸,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桥头堡,也是国家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的一类口岸。
    近年来,国内发达省市紧紧抓住国家向西开放的机遇,借助新亚欧大陆桥搭建了“渝新欧”“汉新欧”“蓉新欧”“郑新欧”等集装箱班列,经阿拉山口至中亚五国和俄罗斯等欧洲国家,形成了东来西去的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开通了我国内陆往返欧洲市场的直通车。截至2013年,阿拉山口口岸已累计过货2.4亿吨。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博州党委、政府坚持“产业富民、口岸强州”的战略,口岸经济乘势而上,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城市经济的转型发展。今年6月18日,阿拉山口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经过3年建设,占地5.608平方公里的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上半年,综合保税区企业已完成过货量近20万吨,贸易额6.57亿美元,海关税收入库及进口环节税达1.26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8亿元。
    利用口岸优势资源,做好保税区大文章。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保税区规划建设了32平方公里的综合保税区产业配套园,即金三角工业园区、主要以中亚五国为市场,以石油化工、矿产品加工为龙头产业,以国家矿产资源储备和生产加工基地为核心,建设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工业园区。到8月底,吸引了新疆八钢、万达等60多家实力企业落户口岸。
    7月1日,阿拉山口市与乌鲁木齐铁路局共同组建了欧亚陆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7月11日,阿拉山口口岸列入非独联体国家整车进口口岸。“整车进口口岸获批后,通过铁路进口汽车只需要15—18天时间,比海运节约一半时间。”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投资促进局局长王新春说。
    工业经济借湖北援疆之力突飞猛进。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2013年,清洁能源实现规模增加值4.3亿元,风力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200兆瓦,太阳能发电并网装机容量140兆瓦。通过中国—亚欧博览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0.4亿元。2013年全州工业企业216家,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26.5亿元,是2010年的2.3倍,提前一年实现翻番的目标。在工业产业和口岸经济的强力拉动下,地方生产总产值从100.7亿元增长到177.8亿元,比3年前增长76.5%;地方财政收入19.1亿元,增长35.1%,提前一年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