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我们优秀的历史传统,是最大的历史资源。 资料图片
    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夏、商、周三族融合形成华夏族,历经春秋、战国、秦,融合蛮夷戎狄成分,至两汉时期形成汉族。南北朝时融合进来的少数民族改变了汉族的民族构成,形成了早期的“中华”即中华民族。唐朝以后入主中原的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洲等少数民族,无一例外地接受了中华文化,不断壮大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几千年来华夏——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交流融合以及相互间取长补短、求同存异的必然产物。
    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也孕育了维系中华民族的强大内在力量——中华民族凝聚力。这种力量首先表现为一种统一力,包括中华民族整体对各民族的吸引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整体的向心力、各民族之间的亲和力;同时表现为一种生命力,即中华各民族的生存保种力、发展创新力、独立自主力;最终表现为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强大凝聚力。
    我国半封闭型的内陆地理环境,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成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中华民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形成了多内聚、慎外迁、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近五千年来气候从暖湿走向干冷和气温逐渐下降的趋势,使南方少数民族更易于做出据守故土的选择,也给农耕经济区的汉族王朝向南扩张提供了条件。而同样的气候波动过程却迫使北方少数民族以各种形式南迁,寻求新的生存之路,从而强化了他们对中原地区的向心力。中原地区的水源条件优越,不仅有利于生命延续和农业发展,而且促使华夏先民及北方游牧民族依水而聚,由分散走向联合、由部落联盟走向国家的建立。
    更重要的是,中国历史的发展创造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诸多社会要素。
    多源多流、源流交错。从古至今各民族的形成几乎都是多源多流的,源流之间又有着复杂的交错联系,有些是同源异流,有些是异源合流,有些则是源流交叉。由于民族内部或民族之间的经济差异、战争、迁徙、通婚、杂居以及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变迁等因素,民族本身必然经常地发生分化、聚合或与其他民族交融。这种民族之间多源多流、源流交错的复杂关系构成了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的一种天然联系,一种源远流长的或多或少的血缘联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地发生着相互间的同化和融合的民族关系格局,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创设了历史前提或历史条件。
    共同开发、共同创造。中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不仅为本民族的发展进步,也为中华民族的集聚壮大和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作出了各自的历史贡献。各民族以坚韧的精神开拓、捍卫了祖国的疆域,维护了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独立、统一和完整。各民族以辛勤的创造性劳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大的物质基础。各民族以聪颖的智慧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凝聚力既是一种物质力量,也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几千年来各族人民对经济、文化开发、创造和贡献的汇聚,是一种强大的合力。这种合力又表现为一种整体观念、大一统思想,表现为国家的统一性和中华民族面临外来侵略时的空前一致性,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坚实的历史基础。
    迁徙流动、汇聚交融。历史上的民族迁徙流动,或发生在局部地区,或成为全国性的局势,始终不断,而且几度形成高潮。每一次民族迁徙的高潮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各民族间凝聚力的增大和民族大融合的出现。民族迁徙和流动有经济原因,也有政治原因,最基本的原因在社会经济方面。北方游牧民族由于受单一生产方式及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向中原方向移动,寻求新的自然和物质条件,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的逐步稳定及对边疆地区的不断开发,中原汉族地区人口剧增,汉族向边疆地区迁徙也逐步增加。他们拓展交通,向周边延伸,进行商贸交流、文化传播,形成了城镇网点,架起了联通各族的网络。民族的迁徙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融合、同化,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成为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经济互补、相互依存。由于古代各民族所在区域的经济地理条件不同,特别是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形成了不同的生产方式,也形成了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生活的本质决定,任何一个民族,无论从事何种生产,出于生计需求的扩大和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质交换。这种经济上的互相联系和交往,历时久远,且逐步完善。几千年来,各民族间的关系无论是以战争掠夺的形式,或是以和平交往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质都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相互需要和满足。这种民族间经济的联系和依赖,把各民族社会生活内在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华民族作为整体而存在的牢固基础。
    主体民族、凝聚核心。汉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像滚雪球一样,大量融入各民族成分,不断壮大,成为人口最多的主体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凝聚核心。汉族生活的地区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巩固的共同地域,有发达的农业、手工业,掌控中心城镇及交通道路,这是汉族长期稳定和统一的基础。汉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以及逐步完善的国家制度,为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着主导和稳定的重要作用。汉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古形成的大一统、天人合一的观念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和传统力量。汉字记述和保存了中华文化,从未间断。汉族的文化及辉煌成就,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历史上,各民族的分裂是短期的,而统一是长期的。经过分裂后总是走向统一。各民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联系愈来愈密切,彼此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力量,最终结合成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的整体。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近代以来,在殖民主义的武力侵略下,我国经历了百年耻辱历史。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民族平等,依靠历史上形成的自发的凝聚力,把分散的中华各民族整合成了自觉的多民族统一体,使之有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尊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民族面临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我们优秀的历史传统,是最大的历史资源,我们必须继承这一优秀传统,充分发挥这一历史资源的巨大功能,使其在未来的奋斗历程中为实现共同理想和远大目标发挥应有作用。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宁夏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