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中华民族”思想初探(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0:11:41 中国民族报 金炳镐 参加讨论
三、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中国56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是中华民族认同的主要依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高度概括了中华文化的内涵特质,科学阐述了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明确阐释了本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的辩证关系。 (一)中华文化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首先,概括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特质,是对中华文化这一概念最新、最深刻、最全面、最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表述;其次,彰显了中国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一律平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原则;再次,强调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最后,体现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和基础。 (二)中华文化认同 1.文化认同特别是中华文化认同是“五个认同”的基础 文化认同包括本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所谓中华文化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三个条件: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讲的“增强文化认同”是包括本民族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以及本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辩证关系的认可。因此,增强文化认同即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特别是中华文化认同是“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的,“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2.本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本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的关系时认为,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并育而不相悖”。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指的“本民族”是指56个民族,中华民族包含这56个民族,所以,“本民族”和“中华民族”是不同层次的民族,本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也是属于不同层次的认同。为了进一步阐释本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不对”:第一个“不对”,是“不让一个民族认同本民族文化是不对的”;第二个、第三个“不对”,是“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并不是仅仅指汉文化,不能忽略少数民族文化;56个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也是不对的。“三个不对”的错误倾向本质上都涉及到认同本民族文化与认同中华文化的辩证统一关系问题,涉及到两种不同层次认同的协调统一关系问题。只有认清了两种认同的层次,只有两种层次认同不混淆、不错位,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体系的统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