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经济生态 >

践行生态文明发展观 走生态文明建设新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坚持生态文明发展观这一新时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对生态文明的理性认识
    生态文明是一切文明发展的基础与动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所赖以依靠的自然基础——生态文明。社会经济发展的合理性要兼顾和服从生态的合理性。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必须是结构均衡的增长、有效的和高质量的增长,只有这种经济增长才可以为社会经济繁荣与进步提供物质基础。而要实现这样的经济发展,就必须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状况如何,规定着各种文明发展的广度与深度,生态文明观扩充了精神文明的内涵,丰富了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强有力杠杆,是公民与政府责任意识的反映。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大力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与中华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虽然产生于遥远的古代,却包含着超越时代、超越国度的合理因素和永恒价值。由于认知的局限,古人无法过多地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于是对大自然产生了崇拜和敬畏的态度。他们崇拜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河湖泊等,而不敢轻易碰触,大自然也因此免于被破坏。我国古代还专门设有管理生态环境的官方机构,设林官、湖官等职位。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中蕴含的浩瀚丰富、博大精深的生态思想和生态责任意识,对当下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维护社会生态平衡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思想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念不仅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而且更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受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这就说明在工业文明时期,人们的活动使自然界产生异化,带来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科学的实践可以成为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另一方面,错误的、盲目的实践会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分离。马克思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发展性,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时刻关注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经济总量的跨越式提高,我国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加大。虽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生态环境局部有所好转,但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的十八大报告都强调建设生态文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到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这五大建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以经济建设为根本、政治建设为保障、文化建设为灵魂、社会建设为条件、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的有机统一体,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某些突出问题,推进现代化的各项建设,创造了前提条件。 
    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
    当前,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也在逐步呈现。长期以来,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上,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无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污染。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但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因此,新时期在西部民族地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们要从改革的角度出发,“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从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优化国土空间开放格局,提高国土利用效率。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实现空间开放格局清晰、空间结构更加优化、空间利用效率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目标,尽快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存在粗放利用的根本问题,通过有效利用每一寸国土,促成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生态环境也不断良性发展。
    将资源节约与有效利用贯穿经济发展过程始终,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首先,控制能源消耗总量,严格管制资源用途,从源头上降低能源的消耗强度。其次,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走多元化道路,从根本上降低对资源的高依赖性,减少能源消耗,再次,积极寻找开发可再生绿色新能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调整经济结构、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的制约不仅有国情、发展阶段的原因,亦有体制机制、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等发展方式的原因,而从源头上、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投资与出口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由资源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在保护自然资源、充分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中,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与奖惩机制。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与做法,以自然条件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生产力布局,逐步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加强生态城市建设,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市,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首先要有新的发展模式,其次要因地制宜形成产业支撑,第三是更为“绿色环保”的城镇化,第四是更为“智慧”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实践过程将带来长期投资机会,为基建、消费等传统产业带来一场新的盛宴,对环保、科技的要求也将给众多新兴产业提供孕育、成长的土壤,应以最小的资源环境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依靠科技发展循环经济。完善资源环境的管理保护制度,制定并深化环境税收、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政策,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与执法,尤其是环境评价法的立法与执法;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积极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促使生态文明建设不再仅仅是一种指导观念,而成为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一个关键性指标。 (责任编辑:admin)